⒈ 啼哭;哭泣。
例于啼泣之余。——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英weep;
⒈ 哭泣。
引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太子母日夜啼泣。”唐 沉亚之 《湘中怨解》:“是夕,谓生曰:‘我 湘中 蛟宫之娣也,謫而从君。今岁满,无以久留君所,欲为诀耳。’即相持啼泣。”戴望舒 《对于天的怀乡病》诗:“像在母亲的怀里,一个孩子欢笑又啼泣。”
1.奇异。
1.红酒。
1.自持貌。
1.哭泣;流泪。
1.即缇骑。逮捕犯人的官役。
1.举起;拿起。 2.说起,提到。 3.引起;提出。
1.酒名。
①古代贵官出行的前后随行骑士:缇骑二百人。 ②捉拿犯人的吏役:缇骑按剑而前,问:“谁为哀者?”
1.赤色有花纹的丝织物。古代富贵者所服。
1.指诗文的体制格调。 2.指禀性﹐气质。 3.指气血或气息。 4.指体质。
啼泣的意思解释、啼泣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