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韩非子·和氏》:“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,奉而献之厉王,厉王使玉人相之。玉人曰:'石也'。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。及厉王薨,武王即位,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。武王使玉人相之,又曰:'石也。'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。武王薨,文王即位,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,三日三夜,泪尽而继之以血。”后以“泣玉”指因怀才不遇而悲泣。
1.亦作"耆欲"。 2.嗜欲。
1.下剩的;其他。 2.犹言有馀﹐有多。
1.语出《左传.昭公元年》:"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﹐馆于雒汭。刘子曰:'美哉禹功!明德远矣。微禹﹐吾其鱼乎!'"后借指洪水所造成的灾难。
1.犹难道。
1.希望下雨。
1.亦作"器?"。 2.度量;胸怀。 3.仪表;气概。
1.器重而厚待。
1.犹寄居,暂住。
1.见"七舆大夫"。
1.古代燕乐中的羽声七调。
泣玉的意思解释、泣玉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