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燕乐中的羽声七调。
引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六幺羽调》:“《唐·礼乐志》俗乐二十八调,中吕、高平、仙吕在七羽之数,盖中吕夹鐘羽也。”《宋史·乐志十七》:“羽声七调,曰般涉调,曰高般涉调,曰中吕调,曰正平调,曰南吕调,曰僊吕调,曰黄钟调,皆生於南吕。”清 凌廷堪 《燕乐考原·羽声七调》:“燕乐:七羽一均,即琵琶之第四弦也,分为七调,此弦最细,得宫弦之半,名为七羽,实太簇之清声,故其调名,多与七宫相应。”
1.亦作"耆欲"。 2.嗜欲。
1.下剩的;其他。 2.犹言有馀﹐有多。
1.语出《左传.昭公元年》:"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﹐馆于雒汭。刘子曰:'美哉禹功!明德远矣。微禹﹐吾其鱼乎!'"后借指洪水所造成的灾难。
1.犹难道。
1.希望下雨。
1.亦作"器?"。 2.度量;胸怀。 3.仪表;气概。
1.器重而厚待。
1.犹寄居,暂住。
1.见"七舆大夫"。
1.泛指偏远地区。隩,水岸内曲处。
七羽的意思解释、七羽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