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ào yǔ  ]
  • ㄓㄠˋ ㄩˇ
  • YVK YGK

诏语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诏书上的话。

⒉  告诫吩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诏书上的话。出自手笔。’”

明 叶盛 《水东日记·何文渊自经》:“何文渊 尝告人曰:‘詔语“天佑下民作之君,父有天下传之子”

⒉  告诫吩咐。

清 王夫之 《显考武夷府君行状》:“或有詔语於子孙僮僕,皆下气怡声。”

诏语(zhao yu)同音词

  • 1、诏狱[zhào yù ]

    1.关押钦犯的牢狱。 2.奉旨办理的案件。

  • 2、诏谕[zhào yù ]

    1.皇帝命令﹔皇帝颁布文书以告喻天下。

  • 3、招谕[zhāo yù ]

    1.见"招喻"。

  • 4、招喻[zhāo yù ]

    1.亦作"招谕"。 2.指帝王招抚敌对势力的谕旨。亦指以帝王名义对敌对势力进行招抚。

  • 5、兆域[zhào yù ]

    1.墓地四周的疆界。亦以称墓地。

  • 6、肇域[zhào yù ]

    1.疆界。 2.划分。

  • 7、召谕[zhào yù ]

    1.命人来,予以晓示。

  • 8、赵玉[zhào yù ]

    1.即和氏璧。

  • 9、旐旟[zhào yú ]

    1.喻人口兴旺。语本《诗.小雅.无羊》:"牧人乃梦﹐众维鱼矣﹐旐维旟矣。大人占之﹐众维鱼矣﹐实维丰年;旐维旟矣﹐室家溱溱。"朱熹集传:"或曰:众﹐谓人也。旐﹐郊野所建﹐统人少﹔旟﹐州里所建﹐统人多。盖人不如鱼之多﹐旐所统不如旟所统之众。故梦人乃是鱼,则为丰年;旐乃是旟﹐则为人众。"

  • 10、照毓[zhào yù ]

    1.顾念养育。

诏语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言谈议论。
  • 2、1.指口头或书面语言所包含的意义。
  • 3、1.说话的口音。 2.读书或说话的声音。
  • 4、1.笑语。 2.鸣叫。 3.句句。
  • 5、1.指太平天国后期特爵诸王嗣君以外各子所出的文告。
  • 6、1.语词的声音和意义的起源。
  • 7、1. 常言道。如:语云:仁者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动吾幼以及人之幼”。——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。
  • 8、1.语言学上指比语族小的语言系属。详"语系"。
  • 9、1.语言的情致。
  • 10、1.语言按语音﹑词汇和语法特征﹑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种类。
  • 11、1.即助词。语言中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虚词。
  • 12、1.语音转变。
  • 13、1.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系小比语支大的语言系属。如印欧语系可以分成印度﹑伊朗﹑斯拉夫﹑日耳曼﹑罗马等语族。
  • 14、1.语病。
  • 15、1.话别。
  • 16、1.谈论冰。寓见识为时地所限意。语本《庄子.秋水》﹕"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﹐拘于虚也﹔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﹐笃于时也。"
  • 17、1.话柄﹐谈笑资料。
  • 18、1.措辞的失当。
  • 19、1.谓谈说平常的事物。
  • 20、1.预言。
  • 21、①语言中的词、词组等成分。 ②文言虚字:字之为语词者,则无义可言。
  • 22、1.诉讼之辞。 2.文言虚字。
  • 23、1.交谈之间。 2.说话的层次。
  • 24、1.即语法。 2.典故之一类。指诗文中引用的有出典的语词。相对于"事典"而言。参见"事典"。

诏语的相关查询

诏语的意思解释、诏语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