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谓教导行大礼的言辞与礼节。
1.皇帝下诏任命。 2.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。
1.犹圣旨。
1.天子所设的筵席。
1.下诏命令论议。
1.诏命。
1.帝王崩后,嗣君布告国中的诏书。
1.隋唐时期永昌﹑姚州地区有蒙巂诏﹑越析诏﹑浪穹诏﹑邆赕诏﹑施浪诏﹑蒙舍诏﹐又有时傍﹑矣川罗识二族﹐通号"八诏"。
1.写在帛上的诏书。后泛谓诏书。
1.承受诏命。
1.谓替皇帝起草诏书。
1.对宾主双方作介绍的人。
1.小太监。
1.指乌蛮等族。
1.刻有秦始皇或秦二世统一度量衡诏书的铜版﹐有的镶在铁﹑铜权上;有的四角有孔﹐用以钉在木量上。也称秦量诏版。秦始皇的诏版曾在陕西咸阳遗址出土﹐山西左云﹑山东文登等地也曾有刻有秦始皇诏书的铜权出土。秦二世的诏版只见于传世品。它们证明秦代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确实有力地推行于全国。
1.唐南诏名画。亦名《南诏国史图》﹑《中兴国史画》。唐光化二年(南诏中兴二年,公元899年)南诏画师绘,取材于南诏地方政权建立的故事。画笔生动精美,宗唐人笔法,为中国古代绘画珍品。原藏故宫,今在日本。
指敢于谏诤。
指皇帝临终遗诏。
待:等待;诏:诏命,皇帝发出的命令;公车: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举的人,后举人被称为公车。在公车官署随时准备皇帝召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