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á yá  ]
  • 一ㄚˊ 一ㄚˊ
  • DFFD DFFD
  • AA式

厓厓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骨头突露的样子。形容消瘦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骨头突露的样子。形容消瘦。

元 乔吉 《两世姻缘》第四折:“恰便似一个印盒儿脱将来,因春瘦骨厓厓。”

厓厓(ya ya)同音词

  • 1、押牙[yā yá ]

    1.亦称"押衙"。 2.唐宋官名。管领仪仗侍卫。牙,后讹变为"衙"。 3.金代亦为天子仪仗侍卫头目。

  • 2、押衙[yā yá ]

    1.见"押牙"。 2.指古押衙。唐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。肯舍生救人,成人之美。见唐薛调《无双传》。后来多用作"侠义之士"的代称。 3.宋元时对吏目的尊称。

  • 3、丫丫[yā yā ]

    1.两髻分叉的形状。 2.指女孩。 3.象声词。

  • 4、压压[yā yā ]

    1.密集貌;盈满貌。

  • 5、呀呀[yɑ yɑ ]

    1.张口貌。 2.高耸貌;陡峭貌。

  • 6、鸦鸦[yā yā ]

    1.亦作"鸦鸦"。 2.象声词。 3.形容密集而呈黑色的东西。

  • 7、哑哑[yā yā ]

    1.笑声。

  • 8、牙牙[yá yá ]

    1.小儿学语声。 2.呲牙裂嘴貌。

  • 9、崖崖[yá yá ]

    1.露齿貌。 2.瘦削露骨貌。

  • 10、睚睚[yá yá ]

    1.眼圈深陷貌。形容瘦甚。

厓厓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厓厈"。 2.高峻的山崖﹑堤岸。亦比喻高傲,不平易。
  • 2、1.山谷。 2.犹鸿沟。比喻隔阂。
  • 3、1.指厓山一带的海域。
  • 4、1.见"厓岸"。
  • 5、1.梗概;大略。
  • 6、1.也写作"崖门"。在广东省新会县南,珠江三角洲西南侧。为潭江和西江分支的出海口。南宋末年宋枢密副使张世杰以舟师碇海中,为元兵所败。陆秀夫负帝昺于厓山沉海。
  • 7、1.山名。又名厓门山。在广东新会县南大海中。与汤瓶嘴对峙如门,形势险要。宋绍兴时置厓山寨,为扼守南海门户。宋末为抗元最后据点,陆秀夫负帝昺投海于此。
  • 8、1.骨头突露的样子。形容消瘦。
  • 9、1.睚眦。厓,通"睚"。发怒时瞪眼睛。借指极小的仇恨。
  • 10、呾哒1.亦作"呾达"。 2.语不正;多言貌。
  • 11、呾逹1.见"呾哒"。
  • 12、呾蜜1.西域古国名。即Tirmidh。公元前二世纪已有希腊人的砦堡,公元一至二世纪有贵霜王朝时期的遗物。古城西北角之Kara-Tepe有在岩石间开凿的佛教洞窟寺院。近年出土大量文物。
  • 13、輵螛1.见"輵辖"。
  • 14、輵轇1.广阔深远貌。
  • 15、輵辖1.亦作"輵磍"。亦作"輵螛"。 2.摇目吐舌貌。
  • 16、輵磍1.见"輵辖"。
  • 17、押头1.吏卒头目。 2.书籍的题签。 3.抵押品。
  • 18、押尾1.见"押缝"。
  • 19、押牙1.亦称"押衙"。 2.唐宋官名。管领仪仗侍卫。牙,后讹变为"衙"。 3.金代亦为天子仪仗侍卫头目。
  • 20、押衙1.见"押牙"。 2.指古押衙。唐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。肯舍生救人,成人之美。见唐薛调《无双传》。后来多用作"侠义之士"的代称。 3.宋元时对吏目的尊称。
  • 21、押宴1.亦作"狎燕"。亦作"押燕"。 2.陪伴宾客,主持宴会。
  • 22、押燕1.见"押宴"。
  • 23、押引1.犹言率领。
  • 24、押狱1.狱卒。

厓厓的相关查询

厓厓的意思解释、厓厓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