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ā yā  ]
  • 一ㄚ 一ㄚ
  • DFY DFY
  • AA式

压压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密集貌;盈满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密集貌;盈满貌。
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六五回:“﹝ 黄太尉 ﹞人马过 东平府,进 清河县,县官们压压跪於道傍迎接。”
高凤阁 《垫道》:“装砖的时候,不管怎说吧,人多是好干活,不大工夫就装了压压一车。”

压压(ya ya)同音词

  • 1、押牙[yā yá ]

    1.亦称"押衙"。 2.唐宋官名。管领仪仗侍卫。牙,后讹变为"衙"。 3.金代亦为天子仪仗侍卫头目。

  • 2、押衙[yā yá ]

    1.见"押牙"。 2.指古押衙。唐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。肯舍生救人,成人之美。见唐薛调《无双传》。后来多用作"侠义之士"的代称。 3.宋元时对吏目的尊称。

  • 3、丫丫[yā yā ]

    1.两髻分叉的形状。 2.指女孩。 3.象声词。

  • 4、呀呀[yɑ yɑ ]

    1.张口貌。 2.高耸貌;陡峭貌。

  • 5、鸦鸦[yā yā ]

    1.亦作"鸦鸦"。 2.象声词。 3.形容密集而呈黑色的东西。

  • 6、哑哑[yā yā ]

    1.笑声。

  • 7、牙牙[yá yá ]

    1.小儿学语声。 2.呲牙裂嘴貌。

  • 8、厓厓[yá yá ]

    1.骨头突露的样子。形容消瘦。

  • 9、崖崖[yá yá ]

    1.露齿貌。 2.瘦削露骨貌。

  • 10、睚睚[yá yá ]

    1.眼圈深陷貌。形容瘦甚。

压压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迷信谓用符咒等法除邪得吉。
  • 2、1.请人做事,先付一部分酬金,表示不让他空手一无所得。
  • 3、①使范围或体积缩小:压缩篇幅|压缩空气。 ②减少:压缩一部分劳力。
  • 4、从母株上选取年幼旺盛的枝条弯曲后埋于土中(枝条顶部露于土外),待长出根后从母株上切断,使之长出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。园艺上广泛应用。
  • 5、1.一种临床体征。即触诊时有疼痛。压痛部位常为病变(炎症﹑损伤)所在之处。
  • 6、1.液体或液柱的两点之间的高度差(如液面和潜入孔之间的高度差)。2.一种尖头或圆头的物体(如金刚石、硬质合金、硬质钢),用压力压入金属表面借以测定硬度及压入阻力。
  • 7、1.锻炼腿部韧带的一项基本功。练功时单腿抬起,脚跟架于高处,上身前倾,用手向下按膝盖,使腿挺直。
  • 8、1.居于末后。
  • 9、1.刑具名。清律,刑讯时所用刑具有笞杖﹑枷锁﹑手扭﹑脚镣﹑夹棍﹑拶指﹑压膝﹑问板等。
  • 10、线1.谓刺绣缝纫时按压针线。唐秦韬玉《贫女》诗:"苦恨年年压金线,为他人作嫁衣裳。"后以"压线"比喻徒为别人辛苦忙碌。参见"为人作嫁"。
  • 11、1. 用器具或工具压至所需密度、平滑度或形状。
  • 12、1.密集貌;盈满貌。
  • 13、1. 加压力使金属伸延成一定形状。
  • 14、1.杀羊。
  • 15、1.古代妇女挂在腰间的饰物。 2.紧身腰带。一种布制的长带,中间有个袋,常束在腰间。
  • 16、1.压倒或超过一切;第一。
  • 17、①进行限制,使不能自由发挥、发展:压抑人才|创造性横遭压抑。 ②克制:压抑不住满腔怒火|压抑着自己的情感。 ③心理学名词。防御机制之一。有选择地把引起个人冲突和紧张体验的记忆排斥于意识之外。弗洛伊德认为被压抑的记忆并未真正消失,而是转入了潜意识,常设法以伪装的方式出来活动。
  • 18、1.诗词曲赋中,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,使音调和谐优美。
  • 19、1.镇灾免祸。
  • 20、1.犹压迫。 2.挤压。
  • 21、①加压使物体里的汁液流出:压榨甘蔗制糖。 ②比喻剥削或搜刮:残酷压榨。
  • 22、1.谓以威势维持战阵的稳定。
  • 23、1.犹镇服;压制。
  • 24、1.亦称"压条"。一种植物繁殖技术,即把植物的枝条的一部分刮去表皮埋入土中,头端露出地面,等它生根以后把它和母株分开,使另成一个植株。 2.谓果实多,把树枝压低。

压压的相关查询

压压的意思解释、压压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