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ū chí  ]
  • ㄅ一ㄠ ㄔˊ
  • IHWN IBN

淲池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滮池。古水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 滮池。古水名。 《说文·水部》:“淲,水流貌。从水,彪省声。

《诗》曰:‘ 淲池 北流。’”
池,一本作“沱”。按,今本《诗·小雅·白华》作“滮池”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芙蓉赋》:“单蓲阳之妙手,测 淲池 之光洁。”
清 侯方域 《定鼎说》:“故天下大患,未尝不始於西北。而 建康 乾符坤络,世睽戎狄;稉稻 淲池,马无所驰;邮水逶迤,车无所衝;草蔓滫濯,牧芻萧寂。非天堑之险,艰於渡也。”

淲池(hu chi)同音词

  • 1、怙侈[hù chǐ ]

    1.放纵奢欲。

  • 2、呼吃[hū chī ]

    1.方言。谓烧熟或煮熟吃掉。 2.象声词。形容喘粗气的声音。

  • 3、呼哧[hū chī ]

    1.见"呼嗤"。

  • 4、呼嗤[hū chī ]

    1.亦作"呼哧"。 2.象声词。多形容哭声﹑气喘声等。

  • 5、呼叱[hū chì ]

    1.呵斥。

  • 6、护持[hù chí ]

    ①保护维持:交通要道要派专人~。 ②爱护照料:她像姐姐似的~我。

  • 7、虎痴[hǔ chī ]

    1.三国魏许褚的别号。因其勇猛而痴愚﹐故有是称。

  • 8、虎螭[hǔ chī ]

    1.虎与龙。比喻勇猛威武。

  • 9、湖池[hú chí ]

    1.湖泊池沼。

淲池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见"池杉"。
  • 2、1.池中的小块陆地。
  • 3、1.凤池。在禁苑中。魏晋南北朝设中书省于禁苑中,故借指中书省。唐代宰相称"同中书门下平章事",故诗文中又以称宰相。 2.喻池边竹。
  • 4、1.借指丧车。池,棺饰;绋,挽索。
  • 5、1.借指灵车。池,棺饰;綍,引柩大索。
  • 6、1.池塘边。
  • 7、1.池苑楼阁。
  • 8、1.池苑楼观。
  • 9、1.见"池馆"。
  • 10、1.古代掘土筑城,城下之地,有水称池,无水称隍。因以"池隍"借指城市。
  • 11、1.池塘。
  • 12、1.《三辅黄图.池沼》:"武帝初穿池得黑土。帝问东方朔,东方朔曰:'西域胡人知。'乃问胡人,胡人曰:'劫烧之余灰也。'"后因以"池灰"指兵火毁坏后的残迹。
  • 13、1.谓池水明净如镜。
  • 14、1.指池中鱼类。
  • 15、1.屋檐接水的长槽。溜,通"溜"。
  • 16、1.池边柳树。 2.借指丧车。池,古代饰棺象征重溜的编竹;柳,古代饰棺的帷盖。
  • 17、1.鸟名。体长一般四十--五十厘米。活动于湖沼﹑稻田一带。冬季多单独生活。迁徙和生殖期常组成大群,营巢高树,食鱼类﹑蛙类及水生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。北方及华中主要为夏候鸟,南方为留鸟。背上蓑羽,可供装饰用。
  • 18、1.指古代学宫的门。因学宫东西南门前有池,故称。
  • 19、1.池塘上的水泡。
  • 20、1.池边。
  • 21、1.谓园中水池。
  • 22、1.池塘的岸阶。
  • 23、1.亦作"池壍"。 2.护城河。
  • 24、1.见"池堑"。

淲池的相关查询

淲池的意思解释、淲池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