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í lù  ]
  • ㄔˊ ㄌㄨˋ
  • IBN KHTG

池鹭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鸟名。体长一般四十--五十厘米。活动于湖沼、稻田一带。冬季多单独生活。迁徙和生殖期常组成大群,营巢高树,食鱼类、蛙类及水生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。北方及华中主要为夏候鸟,南方为留鸟。背上蓑羽,可供装饰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鸟名。体长一般四十--五十厘米。活动于湖沼、稻田一带。冬季多单独生活。迁徙和生殖期常组成大群,营巢高树,食鱼类、蛙类及水生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。北方及 华中 主要为夏候鸟,南方为留鸟。背上蓑羽,可供装饰用。

池鹭(chi lu)同音词

  • 1、笞戮[chī lù ]

    1.拷打杀戮。

  • 2、持禄[chí lù ]

    1.保持禄位。犹言尸位素餐。

  • 3、螭炉[chī lú ]

    1.以螭形为饰的香炉。

  • 4、齿录[chǐ lù ]

    ①收录;录用:未蒙齿录|幸蒙齿录。 ②同年录,即科举时代汇刻同榜者姓名、年龄、籍贯、三代等的册籍:科场齿录。

  • 5、齿録[chǐ lù ]

    1.收录;录用。 2.科举时代,汇刻同榜者姓名﹑年龄﹑籍贯﹑三代等的册籍。也称同年录。

  • 6、斥卤[chì lǔ ]

    ①盐碱地:水灌斥卤,使生稻粱|躬耕于斥卤。 ②盐。

  • 7、迟鲁[chí lǔ ]

    1.迟笨;不灵敏。

  • 8、赤露[chì lù ]

    1.裸露而无遮蔽。

池鹭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鹭鸶。
  • 2、翿1.用白鹭羽制成的舞具。形似雉扇,或似伞。
  • 3、1.古乐器。在穿径的鼓柱上饰以翔鹭,故名。通称建鼓。
  • 4、1.《魏书.官氏志》:"以伺察者为候官,谓之白鹭,取其延颈远望。"后因以"鹭堠"指做伺察工作的人。
  • 5、1.厦门的古称。
  • 6、1.亦作"鹭?"。 2.鹭。因其头顶﹑胸﹑肩﹑背部皆生长毛如丝,故称。
  • 7、1.汉枚乘《七发》:"衍溢漂疾,波涌而涛起,其始起也,洪淋淋焉,若白鹭之下翔。"后因以"鹭涛"指波涛。 2.比喻人的才情。
  • 8、1.指朝官的班次。
  • 9、1.白鹭群飞有序,因用以比喻朝官的班次。
  • 10、屿1.即厦门。厦门别称鹭门岛。
  • 11、1.白鹭的羽毛。古人用以制成舞具。 2.借指白鹭。
  • 12、1.亦作"鹭鹓"。 2.二鸟群飞有序,因用以比喻班列整肃有序的朝官。
  • 13、1.见"鹭鸳"。
  • 14、鸶藤1.植物名。通称忍冬﹑金银花。其花长瓣垂须,黄白相半,而藤左缠。参阅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七.忍冬》。
  • 15、朋鸥侣指与鹭、鸥为友。比喻隐居生活。
  • 16、序鸳行白鹭、鸳鸯群飞有序。比喻百官上朝时的行列。
  • 17、序鹓行比喻百官上朝时的行列。同“鹭序鸳行”。
  • 18、约鸥盟指与鹭、鸥相约结盟。比喻隐居者的生活。
  • 19、陆贾汉初大臣。楚国人。有辩才。曾出使南越,封赵佗为南越王,令称臣奉汉约。拜为太中大夫。常向高祖推荐诗书,谏劝高祖唯有文武并用才是长治久安之术。并先后为高祖著文十二篇,总结秦亡汉兴教训,名为《新语》。吕后专权后,遂称病家居。后助陈平诛吕氏,拥立文帝。文帝时再使南越,说服赵佗去除僭越之仪,尊奉汉帝。
  • 20、路隅1.路边。
  • 21、路舆1.即路车。
  • 22、路遇1.途中相遇。
  • 23、路员1.特指在铁路部门工作的人员。
  • 24、路障1.路上设置的障碍物。

池鹭的相关查询

池鹭的意思解释、池鹭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