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ū chì  ]
  • ㄏㄨ ㄔˋ
  • KTU KXN

呼叱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发怒而大声斥责。同“呵斥”(hēchì)

berate; excoriate;

引证解释

⒈  呵斥。

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众见 遵 伤,稍引退, 遵 呼叱止之。”
叶圣陶 《四三集·寒假的一天》:“这当儿,人群中起了一种呼叱似的喊声:‘让开点!让开点!’”
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十三:“等到天亮,街上有了大车的轮声与赶车人的呼叱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呼叫呵叱。

《后汉书·卷二〇·祭遵传》:「众见遵伤,稍引退,遵呼叱止之。」

叱责

呼叱(hu chi)同音词

  • 1、淲池[hū chí ]

    1.即滮池。古水名。

  • 2、怙侈[hù chǐ ]

    1.放纵奢欲。

  • 3、呼吃[hū chī ]

    1.方言。谓烧熟或煮熟吃掉。 2.象声词。形容喘粗气的声音。

  • 4、呼哧[hū chī ]

    1.见"呼嗤"。

  • 5、呼嗤[hū chī ]

    1.亦作"呼哧"。 2.象声词。多形容哭声﹑气喘声等。

  • 6、护持[hù chí ]

    ①保护维持:交通要道要派专人~。 ②爱护照料:她像姐姐似的~我。

  • 7、虎痴[hǔ chī ]

    1.三国魏许褚的别号。因其勇猛而痴愚﹐故有是称。

  • 8、虎螭[hǔ chī ]

    1.虎与龙。比喻勇猛威武。

  • 9、湖池[hú chí ]

    1.湖泊池沼。

呼叱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良马名。
  • 2、1.驱使牲畜声。 2.象声词。
  • 3、1.喝斥;责骂。
  • 4、1.方言。斥责。
  • 5、1.大声驱牛;牧牛。
  • 6、大声呼喊;大声斥责:不任叱咄奔走。
  • 7、1.复姓。北周有叱干麒麟。见《周书.宇文贵传》。
  • 8、1.责怪。
  • 9、1.见"叱呵"。
  • 10、1.亦作"叱诃"。 2.怒斥;吆喝。
  • 11、1.呵斥;呼喝。
  • 12、1.呼喝。
  • 13、1.大声呼喝。
  • 14、1.怒斥声。 2.形容时间短暂。
  • 15、1.大声责骂。咀,通"诅"。
  • 16、1.复姓。隋有上柱国叱李长叉。见《隋书.高祖纪上》。
  • 17、1.复姓。北周杨绍被赐姓叱利氏,见《周书》本传。亦称叱吕引氏,见《隋书.观德王雄传》。
  • 18、1.责骂。
  • 19、1.复姓。北齐有叱列平。见《北齐书》本传。
  • 20、1.喝令。
  • 21、1.复姓。西魏有叱罗协。见《北史》本传。
  • 22、1.斥骂;责骂。
  • 23、1.请人转达自己姓名的谦词。
  • 24、1.复姓。西魏有开府叱奴兴。见《周书.宇文贵传》。

呼叱的相关查询

呼叱的意思解释、呼叱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