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í huánɡ  ]
  • ㄔˊ ㄏㄨㄤˊ
  • IBN BRG

池隍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代掘土筑城,城下之地,有水称池,无水称隍。因以“池隍”借指城市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掘土筑城,城下之地,有水称池,无水称隍。因以“池隍”借指城市。

南朝 宋 颜延之 《陶徵士诔》:“夫璿玉致美,不为池隍之寳;桂椒信芳,而非园林之实。”
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“兵切池隍,众兼夷獠。”
清 许承钦 《三山秋兴》诗:“池隍藏厌胜,兴废亦循环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护城河。其中有水的为池,无水的为隍。

《文选·颜延之·陶征士诔》:「夫璿玉致美,不为池隍之宝;桂椒信芳,而非园林之实。」

池隍(chi hu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赤黄[chì huánɡ ]

    1.红﹑黄之间的颜色。

  • 2、池潢[chí huánɡ ]

    1.池塘。

  • 3、敕黄[chì huánɡ ]

    1.敕书。用黄纸书写,故名。

  • 4、驰惶[chí huánɡ ]

    1.书信用语。表示自己惶恐不安。

池隍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城壕﹑陷坑。引申为危难。
  • 2、鹿1.《列子.周穆王》﹕"郑人有薪于野者﹐遇骇鹿﹐御而击之﹐毙之。恐人之见之也﹐遽而藏诸隍中﹐覆之以蕉﹐不胜其喜。俄而遗其所藏之处﹐遂以为梦焉。顺涂而咏其事﹐傍人有闻者﹐用其言而取之。"后因以"隍鹿"喻梦幻虚无。
  • 3、1.城壕与女墙。借指城池。
  • 4、1.城壕。
  • 5、下鹿1.见"隍鹿"。
  • 6、洸潒1.水宽广貌。
  • 7、洸洸1.水波动荡闪光貌。 2.威武貌。
  • 8、洸忽1.恍忽。隐约不明貌。
  • 9、洸朗1.形容水波动荡。
  • 10、洸浪1.形容水多。
  • 11、洸洋1.水无涯际貌。比喻言辞或文章恣肆放纵。
  • 12、洸瀁1.犹汪洋。形容文章气势磅礴。 2.犹恣肆﹑放纵。
  • 13、黄帘1.黄色的门帘。
  • 14、黄粮1.见"黄粮"。
  • 15、黄粱1.粟米名。即黄小米。 2.同"黄粱梦"。
  • 16、黄磷1.磷的一种同素异形体,淡黄色结晶﹐有大蒜的气味,毒性强烈。着火点很低﹐能自燃,在空气中发光。可以用来制造普通火柴﹐军事上用来制造烟幕弹。
  • 17、黄麟1.传说中的瑞兽麒麟。因其身上鳞片闪耀金色,故称。
  • 18、黄灵1.指黄帝。 2.五方中央神名,即地神名。
  • 19、黄陵1.地名。在湖南省湘阴县北,滨洞庭湖。传说舜二妃墓在其上。有黄陵亭﹑黄陵庙。 2.即黄陵庙。 3.泛指有贤德之后妃墓。 4.黄帝陵墓。在陕西省黄陵县城北桥山上。亦名桥陵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• 20、黄绫1.黄色的光滑又有花纹的丝织品。
  • 21、黄流1.指酒。 2.黄河之水。 3.泛指洪水。
  • 22、黄骝1.见"黄駵"。
  • 23、黄駵1.亦作"黄骝"。 2.黄色的良马。
  • 24、黄柳1.初吐叶的柳树。因其叶呈鹅黄色,故称。 2.元代诗人黄溍﹑柳贯的并称。二人均为金华人,与虞集﹑揭傒斯齐名,时称儒林四杰。

池隍的相关查询

池隍的意思解释、池隍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