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uánɡ liú  ]
  • ㄏㄨㄤˊ ㄌ一ㄡˊ
  • AMW IYC

黄流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酒。黄河之水。泛指洪水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酒。

《诗·大雅·旱麓》:“瑟彼玉瓚,黄流在中。”
毛 传:“黄金所以饰流鬯也。”
郑玄 笺:“黄流,秬鬯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酿秬为酒,以鬱金之草和之,使之芬香条鬯,故谓之秬鬯。草名鬱金,则黄如金色;酒在器流动,故谓之黄流。”
按,传、笺所释不同,此从笺疏。参阅 清 马瑞辰 《毛诗传笺通释》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梁宗庙登歌》之四:“我鬱载馨,黄流乃注。”
宋 陆游 《题斋壁》诗:“昼存真火温枵腹,夜挽黄流灌病骸。”
章炳麟 《訄书·原教下》:“夫黄流之祼,鬱金百叶,酹之以达黄泉。”

⒉  黄河 之水。

唐 韩愈 《感二鸟赋》:“过 潼关 而坐息,窥黄流之奔猛。”
宋 陈师道 《口号》:“坐使黄流随指顾,即看丹阁画精神。”
清 周亮工 《庚子重九杂感用古诗十九首韵呈今醉先生并诸同人》:“泰山 日峩峩,黄流时浩浩。”

⒊  泛指洪水。

宋 苏轼 《次韵张昌言喜雨》:“千里黄流失故居,年来赤地到 青 徐。”
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:“言水所衝荡,而民居不见也。”
宋 张元干 《贺新郎·送胡邦衡待制谪新州》词:“底事 崑崙 倾 砥柱,九地黄流乱注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以郁金草酿秬黍而成的香酒,因色黄故称为「黄流」。一说是酒器上以黄金为饰的流水口。后多用以借指美酒。

《诗经·大雅·旱麓》:「瑟彼玉瓒,黄流在中。」

⒉  黄河的水流。

唐·韩愈〈感二鸟赋〉:「过潼关而坐息,窥黄流之奔猛。」

黄流(huang liu)同音词

  • 1、黄骝[huánɡ liú ]

    1.见"黄駵"。

  • 2、黄駵[huánɡ liú ]

    1.亦作"黄骝"。 2.黄色的良马。

  • 3、黄柳[huánɡ liǔ ]

    1.初吐叶的柳树。因其叶呈鹅黄色,故称。 2.元代诗人黄溍﹑柳贯的并称。二人均为金华人,与虞集﹑揭傒斯齐名,时称儒林四杰。

  • 4、黄六[huánɡ liù ]

    1.方言。泛指欺骗﹑行诈的人。

  • 5、荒流[huānɡ liú ]

    1.荒僻。 2.放荡恣纵。

  • 6、皇流[huánɡ liú ]

    1.指三皇的政治﹑教化。

黄流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事物的支流﹑尾梢。
  • 2、1.谓水势激湍腾沫。 2.飞溅的浪花。 3.谓口中流涎沫。 4.传布。
  • 3、1.流览。放眼随意观看。 2.转动目光。
  • 4、1.隋时对九品至一品官的通称。与流外相对而言。唐宋沿袭此制,吏部铨选亦有流内﹑流外之分。
  • 5、1.流行性脑膜炎的省称。
  • 6、①〈书〉指光阴:似水~。 ②迷信的人称一年的运道:~不利。
  • 7、1.亦作"流匄"。 2.流浪乞食的人。
  • 8、1.见"流丐"。
  • 9、1.流行性感冒的省称。
  • 10、1.流脂;流出油脂。 2.滋润土壤的雨水。借指恩泽。
  • 11、1.飘浮在水面上的桃梗。比喻飘泊不定的人生。
  • 12、1.周流观览。 2.泛观,约略地看。
  • 13、1.明清时朝廷派遣到川滇黔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官。因其有一定任期,非世袭,非土著,有流动性,故称。
  • 14、1.流注;流入。
  • 15、〈书〉①光阴;岁月:~如箭ㄧ~易逝。 ②闪烁流动的光,特指月光。
  • 16、1.流氓。
  • 17、1.喻言辞层出不穷。
  • 18、1.流传的毒害。
  • 19、1.淌汗。从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。 2.形容羞愧不安到极点。
  • 20、1.谓流水温和。
  • 21、1.辗转传闻;流播。 2.指传闻之事。
  • 22、1.回旋。
  • 23、1.同辈,同类。
  • 24、1.相沿而成的习俗。多含贬义。

黄流的相关查询

黄流的意思解释、黄流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