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ián yī  ]
  • ㄌ一ㄢˊ 一ˇ
  • ILP QTDK

涟猗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被风吹起的水面的波纹。

河水清且涟猗。——《诗·魏风·伐檀》

ripple;

⒉  在平静水面上,微风吹来激起的细浪。

riffle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涟漪”。水面波纹;微波。

《诗·魏风·伐檀》:“坎坎伐檀兮,寘之河之干兮,河水清且涟猗。”
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剖巨蚌於回渊,濯明月於涟漪。”
明 许潮 《午日吟》:“沧浪烟浄,涟漪风淡。”
冯德英 《苦菜花》第十章:“柳枝的影子映在水面上,随着那泛着涟漪的水面轻轻荡漾。”

涟猗(lian yi)同音词

  • 1、帘衣[lián yī ]

    1.《南史.夏侯亶传》:"﹝亶﹞晩年颇好音乐﹐有妓妾十数人﹐并无被服姿容﹐每有客﹐常隔帘奏之﹐时谓帘为夏侯妓衣。"后因谓帘幕为帘衣。

  • 2、敛一[liǎn yī ]

    1.谓敛聚宇宙的元气。

  • 3、敛衣[liǎn yī ]

    1.即敛服。亦指穿殓服。敛,通"殓"。 2.用化缘来的零碎布制成的衣服。 3.整饬衣衫。表示恭敬。

  • 4、敛抑[liǎn yì ]

    1.抑制。

  • 5、敛瘗[liǎn yì ]

    1.犹敛葬。敛,通"殓"。

  • 6、敛翼[liǎn yì ]

    1.收拢翅膀。比喻隐退。

  • 7、涟漪[lián yī ]

    〈书〉细小的波纹:微风吹过,湖面上泛起层层~。

  • 8、连衣[lián yī ]

    1.犹和衣。

  • 9、连漪[lián yī ]

    1.犹涟漪。

  • 10、连绎[lián yì ]

    1.连续不断。

涟猗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战国时大富商。《孔丛子.陈士义》:"猗顿﹐鲁之穷士也。耕则常饥﹐桑则长寒。闻陶朱公富﹐往而问术焉。朱公告之曰:'子欲速富﹐当畜五牸。'于是乃适西河﹐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﹐十年之间其滋息不可计﹐赀拟王公﹐驰名天下。以兴富于猗氏﹐故曰猗顿。"《史记.货殖列传》:"猗顿用盬盐起……与王者埒富。"后以"猗顿"为富户的通称。
  • 2、1.汉殿名。相传汉武帝诞生前,父景帝梦赤彘从云中而下,入崇兰阁,因改阁名为猗兰殿。后武帝生于此殿。见旧题汉郭宪《洞冥记》。 2.古琴曲《猗兰操》的省称。 3.喻情操高洁之士。
  • 3、1.随风飘拂貌。 2.婀娜貌。 3.犹缠绵。
  • 4、1.柔美﹑盛美貌。 2.《诗.商颂.那》是殷商的后代宋国祭祀商朝的建立者成汤的乐歌。首句是"猗与那与",后以"猗那"借指祭祀祖先的颂歌。 3.表示赞美之辞。
  • 5、1.见"猗狔"。
  • 6、1.亦作"猗柅"。亦作"猗抳"。 2.犹婀娜。柔美貌。 3.引申为温柔貌。
  • 7、1.见"猗狔"。
  • 8、1.柔美﹑盛美貌。
  • 9、1.春秋战国时大富商陶朱公(范蠡)和猗顿的并称。后用以泛称富户。
  • 10、1.犹依违。迟疑不决。
  • 11、1.《汉书.武帝纪》:"猗与伟与!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,上参尧舜,下配三王!"颜师古注:"猗,美也。伟,大也。与,辞也。言美而且大也。"后以"猗伟"为美伟赞叹之辞。
  • 12、1.飘拂貌。
  • 13、1.草木繁茂貌。
  • 14、1.美盛貌。 2.柔美貌;美好貌。
  • 15、1.委曲顺从貌。
  • 16、1.见"猗与"。
  • 17、1.亦作"猗欤"。 2.叹词。表示赞美。
  • 18、1.战国时大富商猗顿和卓氏的并称。猗顿经营盐铁,卓氏以铁山鼓铸,皆富拟王侯。后以"猗卓"为富户的通称。
  • 19、兰操1.古琴曲名。多抒生不逢时﹑怀才不遇之情。
  • 20、叆叆1.云盛貌。 2.引申为浓盛貌。 3.树木茂盛貌。
  • 21、叆靅1.昏暗貌。
  • 22、叆霼1.犹依稀﹐不明貌。
  • 23、賹化1.战国后期齐国所铸的一种环钱。大约在襄王击退燕军复国后开始铸造。以"賹"名钱,示钱之贵重。化,通"货"。继賹化后,齐国还铸賹四化﹑賹六化钱。
  • 24、譺譺1.语言迟钝舒缓貌。

涟猗的相关查询

涟猗的意思解释、涟猗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