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iǎn yī  ]
  • ㄌ一ㄢˇ 一
  • WGIT YE

敛衣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敛服。亦指穿殓服。敛,通“殓”。用化缘来的零碎布制成的衣服。整饬衣衫。表示恭敬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敛服。亦指穿殓服。敛,通“殮”。参见“敛服”。

《礼记·丧服大记》:“敛衣踊。”
唐 杨炯 《中书令薛振行状》:“别降中使赐敛衣一袭,杂物百段。”
清 陈其元 《庸闲斋笔记·复封摄政睿亲王册文》:“值冲岁未亲几务,众因矫命以除封;詎深文竟指敛衣,久令衔寃於没世。”

⒉  用化缘来的零碎布制成的衣服。

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·敛衣》:“伊处士 从众人求尺寸之帛,聚而服之,名曰敛衣。”

⒊  整饬衣衫。表示恭敬。参见“敛衽”。

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德行》:“刘敦儒 事亲以孝闻……常敛衣受杖,曾不变容。”
《扶风传信录》附录《后会仙记》:“柳 乃拂衣慢立,欲行礼, 仇 以褻衣辞, 柳 亦敛衣退,似无復拘拘者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聚集零碎布头所制成的衣服。

敛衣(lian yi)同音词

  • 1、帘衣[lián yī ]

    1.《南史.夏侯亶传》:"﹝亶﹞晩年颇好音乐﹐有妓妾十数人﹐并无被服姿容﹐每有客﹐常隔帘奏之﹐时谓帘为夏侯妓衣。"后因谓帘幕为帘衣。

  • 2、敛一[liǎn yī ]

    1.谓敛聚宇宙的元气。

  • 3、敛抑[liǎn yì ]

    1.抑制。

  • 4、敛瘗[liǎn yì ]

    1.犹敛葬。敛,通"殓"。

  • 5、敛翼[liǎn yì ]

    1.收拢翅膀。比喻隐退。

  • 6、涟猗[lián yī ]

    1.亦作"涟漪"。 2.水面波纹;微波。

  • 7、涟漪[lián yī ]

    〈书〉细小的波纹:微风吹过,湖面上泛起层层~。

  • 8、连衣[lián yī ]

    1.犹和衣。

  • 9、连漪[lián yī ]

    1.犹涟漪。

  • 10、连绎[lián yì ]

    1.连续不断。

敛衣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夏衣冬裘。 2.专指皮裘或泛指衣服。
  • 2、1.衣服的袖口。亦泛指衣袖。
  • 3、1.下裳。泛指衣和裙。
  • 4、1.指衣裳前幅的下边。
  • 5、1.衣衫。
  • 6、1.单衣。亦泛指衣服。
  • 7、1.古时衣指上衣,裳指下裙。后亦泛指衣服。 2.《易.系辞下》:"黄帝﹑尧﹑舜垂衣裳而天下治,盖取诸乾坤。"后因以借指圣贤的君主。 3.代称达官贵人或儒雅之士。 4.借指中国。
  • 8、1.衣服和食物。泛指基本生活资料。 2.借指俸禄。 3.指生计。 4.犹行当;职业。
  • 9、1.衣服首饰。
  • 10、1.朝服与佩绶。
  • 11、1.盛衣服的竹器。
  • 12、1.衣带。
  • 13、1.盛衣的包裹,多为行旅时所用。 2.指衣袋。
  • 14、1.即胞衣。
  • 15、1.衣服和被褥。 2.单指衣服。 3.指装殓死者的衣服与单被。
  • 16、1.亦作"衣廪"。 2.指朝廷或官府所赐给的衣服粮食。亦泛指生活供给。
  • 17、1.指师传的学问﹑技能等。盋,同"钵"。
  • 18、佛教僧尼的袈裟和食器。僧尼受具足戒和到寺院暂住,必以衣钵齐备为条件,这两样也代表僧尼的一切所有。中国禅宗师徒之间的道法授受,常付衣钵为信,称为衣钵相传。后泛指思想、学术、技能上的继承。
  • 19、1.缝补衣被。
  • 20、1.相传老莱子行年七十,父母犹在,常身穿"五色彩褊襕衣,弄鶵鸟于亲侧"。事见《初学记》卷十七引《孝子传》。后遂用作典故,称孝养父母为"衣彩"。
  • 21、1.衣服两旁开衩的地方。
  • 22、1.古代贵族妇女所乘的一种前面开门后面用帷幕遮蔽的车子。可卧息,亦兼载衣服。《释名.释车》:"衣车,前户。所以载衣服之车也。"王先谦疏证补引孙诒让曰:"衣车前户者,对辎车后户也。《说文.车部》云:'辎,軿车,前衣车后也。'汉时辎车﹑軿车﹑衣车三者制度盖略相类,故《苍颉篇》云:'軿,衣车也。'明其形大同,惟以前后衣蔽及开户,微有区别。盖軿车四面有衣蔽,故此下文云:'軿车,軿,屏也。四面屏蔽,妇人所乘牛车也。'衣车则后有衣蔽而前开户,可以启闭。辎车则前有衣蔽,后开户。故刘云:'衣车,前户。'而许君又以'軿车,
  • 23、1. 存放或收藏衣服的橱柜或壁橱。
  • 24、1.束衣的带子。 2.衣与带。亦代称衣着,装束。 3.见"衣带水"。

敛衣的相关查询

敛衣的意思解释、敛衣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