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ī rèn  ]
  • 一 ㄖㄣˋ
  • YE PUTF

衣衽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衣裳前幅的下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衣裳前幅的下边。

衣衽(yi ren)同音词

  • 1、艺人[yì rén ]

    1.亦作"蓺人"。 2.耕种的人。 3.有才艺的人。 4.指戏曲﹑曲艺﹑杂技等演员。 5.手工艺工人。

  • 2、伊人[yī rén ]

    犹此人。意中所指的人: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

  • 3、逸人[yì rén ]

    1.犹逸民。

  • 4、异人[yì rén ]

    1.亦作"异人"。 2.他人;别人。 3.不寻常的人;有异才的人。 4.犹怪人,奇人。 5.神人;方士。

  • 5、异任[yì rèn ]

    1.功用或职任不同。

  • 6、一稔[yì rěn ]

    1.农作物成熟一次,引申为一年。

  • 7、一任[yí rèn ]

    1.担任官职期满为一任。 2.听凭。

  • 8、移人[yí rén ]

    1.使人的精神情态等改变。

  • 9、移任[yí rèn ]

    1.调换任地。

  • 10、苡仁[yǐ rén ]

    1.薏苡之仁。薏苡,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,叶狭长,实椭圆,仁白色,可作粥饭,或磨粉﹑酿酒,又可入药,能理湿下气。

衣衽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犹言披发左衽。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。亦指沦为夷狄。
  • 2、1.亦作"袵服"。 2.左衽之服。指少数民族的服装。
  • 3、1.亦作"袵接"。 2.犹连接。
  • 4、1.亦作"袵裳"。 2.衣裳。
  • 5、1.亦作"袵席"。 2.床褥与莞簟。 3.泛指卧席。 4.引申为寝处之所。 5.宴席;座席。 6.借指男女色欲之事。 7.借指太平安居的生活。语出《大戴礼记.主言》:"是故明主之守也,必折冲乎千里之外;其征也,衽席之上还师。" 8.谓使得平安。
  • 6、1.左衽。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,前襟向左掩,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。因用以指受外族的统治。
  • 7、金革1.以兵器﹑甲胄为卧席。形容时刻保持警惕,随时准备迎敌。《礼记.中庸》:"衽金革,死而不厌,北方之强也。"孔颖达疏:"衽,卧席也;金革,谓军戎器械也……以甲铠为席,寝宿于中。"明陆采《怀香记.受诏安边》:"念衰龄出镇西陲,衽金革身罹惊恐。"一说,犹言披坚执锐。
  • 8、扱囊括比喻全部擒获或肃清。
  • 9、革枕戈以铠甲为席,以兵器为枕。形容战事频繁,生活不安定。
  • 10、席不修1.谓生活上不加检点。语本《周书.皇后传序》:"太祖创基,修衽席以俭约;高祖嗣历,节情欲于矫枉。"
  • 11、席无辨1.见"衽席无辩"。
  • 12、席无辩1.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不注意礼仪。
  • 13、席无别1.亦作"衽席无别"。 2.见"衽席无辩"。
  • 14、席之爱1.见"衽席之好"。
  • 15、席之好1.指男女情欲之事。
  • 16、席之嫌1.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的避嫌。
  • 17、涊淟1.污浊。
  • 18、涊颜1.汗颜,羞愧。
  • 19、人籍1.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。 2.犹户籍。 3.谓做人的资格。
  • 20、人纪1.人之纲纪,指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。
  • 21、人际人与人之间:人际关系|人际交往。
  • 22、人家1.他人之家。 2.民家,民宅。 3.住户。 4.家庭。 5.家业。 6.未嫁前的夫家。 7.别人;他人。 8.指某个人或某些人,同"他"或"他们"相近。 9.对人称自己。 10.与名词连用表示身份。
  • 23、人果1.方言。花生的别称。
  • 24、人海1.象汪洋大海一样的人群。极言人多。 2.比喻人世社会。

衣衽的相关查询

衣衽的意思解释、衣衽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