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衣服的通称。
例身上衣裳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与衣裳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泪满衣裳。——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振衣裳。——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英clothing;
⒈ 古时上衣称衣,下裙称裳,故衣服合称为「衣裳」。
引《诗经·唐风·山有枢》:「子有衣裳,弗曳弗娄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三五回》:「妹妹如今也该添补些衣裳了。要什么颜色花样,告诉我。」
近衣服 衣著
clothes
vêtements, habits
Dressing (S), Garderobe, Kleider (S)
1.依次论功行赏。
1.表示品第﹑数量﹑级别﹑位置等在某一点之上。 2.表示时代在前的,犹言以前。 3.指前面的话或文字。
1.指短时间。 2.指较长时间。 3.清八旗田亩单位之一种,每六亩为一晌。见《清文献通考.田赋五》。
1.谓一次登临。 2.犹言一层﹑一重。 3.犹言一番。 4.犹一下子,表示时间的短暂。
1.战国时张仪与靳尚的并称。二人为屈原外交﹑政治主张的敌对者。
1.杀伤;创伤。 2.指被杀伤或受伤害的人。 3.破坏﹐毁坏。
1.地方上的商人。
1.封地和赏赐。
1.受创伤。 2.指受创伤的人。
1.前代留下的感伤。
衣裳的意思解释、衣裳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