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ì shānɡ  ]
  • 一ˋ ㄕㄤ
  • KCB YUM

邑商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地方上的商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地方上的商人。

清 叶梦珠 《阅世编·建设》:“海邑之民,殊无甚利,惟有邑商有愿行货海外者,较远人颇便。”

邑商(yi sh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貤赏[yì shǎnɡ ]

    1.依次论功行赏。

  • 2、以上[yǐ shànɡ ]

    1.表示品第﹑数量﹑级别﹑位置等在某一点之上。 2.表示时代在前的,犹言以前。 3.指前面的话或文字。

  • 3、衣裳[yī shɑnɡ ]

    1.古时衣指上衣,裳指下裙。后亦泛指衣服。 2.《易.系辞下》:"黄帝﹑尧﹑舜垂衣裳而天下治,盖取诸乾坤。"后因以借指圣贤的君主。 3.代称达官贵人或儒雅之士。 4.借指中国。

  • 4、一晌[yì shǎnɡ ]

    1.指短时间。 2.指较长时间。 3.清八旗田亩单位之一种,每六亩为一晌。见《清文献通考.田赋五》。

  • 5、一上[yí shànɡ ]

    1.谓一次登临。 2.犹言一层﹑一重。 3.犹言一番。 4.犹一下子,表示时间的短暂。

  • 6、仪尚[yí shànɡ ]

    1.战国时张仪与靳尚的并称。二人为屈原外交﹑政治主张的敌对者。

  • 7、夷伤[yí shānɡ ]

    1.杀伤;创伤。 2.指被杀伤或受伤害的人。 3.破坏﹐毁坏。

  • 8、邑赏[yì shǎnɡ ]

    1.封地和赏赐。

  • 9、痍伤[yí shānɡ ]

    1.受创伤。 2.指受创伤的人。

  • 10、遗伤[yí shānɡ ]

    1.前代留下的感伤。

邑商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商量办理。 2.商人营办。
  • 2、1.见"商飙"。
  • 3、1.秋风。
  • 4、1.秋风。
  • 5、1.旧时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。
  • 6、1.清末中央政府成立的掌管通商及运输等事务的部门。
  • 7、旧时与外国通商的城市:往来于各大商埠。
  • 8、1.参商。二十八宿的商星与参星,商在东,参在西,此出彼没,永不相见。后以"商参"比喻人分离不能相见。
  • 9、1.掌管商业的行政机关。
  • 10、1.聚集在一个或相连的几个建筑物内的各种商店所组成的市场。
  • 11、1.秋虫。
  • 12、1.谋划。
  • 13、又称“运输船”。用于载运旅客和货物的船舶。与其他运输工具相比,载运量大,营运成本低。也包括担负商业服务的船,如拖船、工程船等。
  • 14、1.商量串通。
  • 15、1.秋风。
  • 16、1.指孔子弟子子夏(卜商)与子贡(端木赐)。
  • 17、1.通商的道路。
  • 18、1.灯谜。
  • 19、1.犹商较。
  • 20、1.出售商品的店铺。
  • 21、1.谓隐居不仕。商谓隐于市,钓谓隐于江湖。
  • 22、1.乐曲七调之一,其音凄怆哀怨。 2.谓甲乙两个单位通过协商,将一方的工作人员调到另一方去工作。
  • 23、1.商讨订正。
  • 24、1.商量决定。

邑商的相关查询

邑商的意思解释、邑商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