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ī wěi  ]
  • 一 ㄨㄟˇ
  • QTDK ATV

猗萎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飘拂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飘拂貌。

《文选·郭璞<江赋>》:“随风猗萎,与波潭沲。”
李善 注:“猗萎,随风之貌。”
晋 郭璞 《山海经图赞·文玉玗琪树》:“翠叶猗萎,丹柯玲瓏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随风的样子。

《文选·郭璞·江赋》:「随风猗萎,与波潭沱。」

猗萎(yi wei)同音词

  • 1、翊卫[yì wèi ]

    1.弼辅护卫。 2.侍卫官名。隋始置,唐宋因之,与亲卫﹑勋卫并称三卫;明废。又民国初改清御前大臣为都翊卫使,干清门侍卫等为翊卫使﹑翊卫副使,以蒙古王公任之,寻废。亦泛指卫士。

  • 2、鶂尾[yì wěi ]

    1.指鹅尾。

  • 3、以为[yǐ wéi ]

    1.认为。 2.作为,用作。 3."以之为"的省略形式。犹言让他(她)做,把它作为。 4.犹而为,而成。以,而,连词。 5.犹已为,已是。以,通"已"。

  • 4、以谓[yǐ wèi ]

    1.犹云以为,认为。

  • 5、逸味[yì wèi ]

    1.犹美味。

  • 6、异位[yì wèi ]

    1.位置不同;位置分开。

  • 7、异味[yì wèi ]

    1.亦作"异味"。 2.异常的美味。 3.不同的味道。

  • 8、颐卫[yí wèi ]

    1.犹保养。

  • 9、移位[yí wèi ]

    将寄存器中的二进制位向左或向右移动的一种操作。移出寄存器的一位或丢失,或循环送入寄存器的另一端。计算机中常用移位操作来实现信息传送和执行算术运算。

  • 10、翳蔚[yì wèi ]

    1.障蔽。

猗萎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软弱貌。
  • 2、1.亦作"萎?"。 2.犹萎靡;羸弱。
  • 3、1.草名。即玉竹。 2.草木茂盛貌。 3.引申为气势盛貌。 4.柔弱貌;柔软貌。 5.引申为萎靡。 6.旗名。卤簿中有之。
  • 4、1.虚弱;软弱。
  • 5、1.草木枯萎。 2.指物体干枯或体积变小﹑变形。 3.萎靡。 4.衰退。 5.畏缩。
  • 6、1.犹萎靡。 2.犹猥琐。庸俗丑陋貌。
  • 7、1.因饥饿而衰病。餧,同"馁"。
  • 8、1.(花草)干枯凋谢。 2.比喻死亡或衰老。
  • 9、1.植物体由于缺乏水分而茎叶萎缩。
  • 10、1.萎靡而穷困。
  • 11、1.死亡。
  • 12、1.语本《礼记.檀弓上》:"泰山其颓乎?梁木其坏乎,哲人其萎乎。"后人因以"萎哲"指有才智者之死亡。
  • 13、1.枯萎。
  • 14、1.枯萎;衰落。 2.憔悴。
  • 15、1.疲困;没有精神。
  • 16、1.衰落;萎靡。 2.枯萎。
  • 17、1.枯黄。 2.憔悴。
  • 18、1.萎靡软弱。
  • 19、1.枯谢。 2.死亡;消亡。
  • 20、1.犹干枯。
  • 21、1.枯落;衰落。
  • 22、1.精神不振作;意志消沉。 2.衰退。
  • 23、奴公1.指怯弱者。
  • 24、靡不振萎靡:颓丧。形容精神不振,意志消沉。

猗萎的相关查询

猗萎的意思解释、猗萎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