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ō táo  ]
  • ㄅㄛ ㄊㄠˊ
  • IB QIP

波逃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逃跑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逃跑。

《敦煌变文集·张淮深变文》:“尚书见贼□降伏,莫遣波逃星散去。”
《敦煌变文集·韩擒虎话本》:“陈已 见随驾兵士到来,遂乃波逃入一枯井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逃亡。也作「波涛」、「逋逃」。

《敦煌变文集新书·卷六·㠠山远公话》:「是时众僧例总波逃走出,惟有远公上足弟子云庆和尚,为师礼法,缘情切,未敢东西回避。」
《敦煌变文集新书·卷六·韩擒虎话本》:「陈王见随驾兵士到来,遂乃波逃。入一枯井,神明不助,化为平地。」

波逃(bo tao)同音词

  • 1、波涛[bō tāo ]

    ①较大的波浪:波涛起伏|波涛滚滚|愁连远水波涛夜,梦断空山雨雹时。 ②比喻心中起伏不定的思潮:波涛入笔驱文辞。 ③比喻充满艰险的氛围:剧烈、复杂的斗争波涛|何必在波涛,然后惊沉浮。

  • 2、伯桃[bó táo ]

    1.指战国时燕人左伯桃。与羊角哀为友。闻楚王招贤,同赴楚,道中遇雨雪,粮少衣薄,势难俱生。伯桃留衣粮与哀,自入空树中死。哀独行仕楚,显名当世,遂启树发伯桃之尸厚葬之,亦自尽。见《后汉书.申屠刚传》李贤注引《烈士传》。 2.借指生死与共的朋友。

  • 3、伯讨[bó tǎo ]

    1.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。

  • 4、播鼗[bō táo ]

    1.见"播鼗"。

波逃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逃走流亡。 2.指逃亡的人。
  • 2、1.指逃亡者原住的房屋。语本唐聂夷中《咏田家》:"我愿君王心,化作光明烛;不照绮罗筵,只照逃亡屋。"
  • 3、1.谓充军者逃离部伍。
  • 4、1.逃跑;叛逃。
  • 5、1.为躲避不利环境或事物而迅速或悄悄离开。
  • 6、1.指无票乘坐车船或无票进剧场﹑电影院看影剧等。
  • 7、1.犹潜逃。
  • 8、犹“避秦”。避乱:此处可逃秦。参见“避秦”(650页)。
  • 9、1.逃避推卸罪责。
  • 10、1.犹逃犯。 2.逃避人世。
  • 11、1.逃跑离散。 2.指逃亡离散之人。
  • 12、1.谓隐居。
  • 13、1.犹逃匿。
  • 14、1.谓作战时败逃受伤。
  • 15、1.逃命,藏身。
  • 16、1.逃出危险境地,以保全生命。
  • 17、1.古大石名。传说石从他处逃来,故名。
  • 18、1.逃避现实。
  • 19、犹“避世”。谓隐居不仕:老夫逃世久,坚坐听阴晴|嵇阮能逃世,终非出自然。
  • 20、1.逃亡,逃跑。
  • 21、1.逃归佛门。
  • 22、1.逃往,逃去。
  • 23、1.犹逃学。
  • 24、1.亦作"迯暑"。 2.消暑;避暑。

波逃的相关查询

波逃的意思解释、波逃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