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ō táo  ]
  • ㄅㄛ ㄊㄠˊ
  • RTO QIF

播鼗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见“播鼗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播鞉”。摇小鼓。

《周礼·春官·瞽矇》:“瞽矇掌播鼗、柷、敔、塤、簫管、絃歌。”
《论语·微子》:“鼓 方叔 入於 河,播鼗 武 入於 汉。”
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:“播,摇也。 武,名也。”
《宋史·乐志二》:“古者,瞽矇、眂瞭皆掌播鼗,所以节一唱之终。”
明 归有光 《宋史论赞·章献刘皇后》:“章献 因锻银之邪,起播鼗之贱,以才拔承恩宠,至干大政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听稗》:“击鼓的名 方叔,入於 河 ;播鞉的名 武,入於 汉。”

播鼗(bo tao)同音词

  • 1、波涛[bō tāo ]

    ①较大的波浪:波涛起伏|波涛滚滚|愁连远水波涛夜,梦断空山雨雹时。 ②比喻心中起伏不定的思潮:波涛入笔驱文辞。 ③比喻充满艰险的氛围:剧烈、复杂的斗争波涛|何必在波涛,然后惊沉浮。

  • 2、波逃[bō táo ]

    1.逃跑。

  • 3、伯桃[bó táo ]

    1.指战国时燕人左伯桃。与羊角哀为友。闻楚王招贤,同赴楚,道中遇雨雪,粮少衣薄,势难俱生。伯桃留衣粮与哀,自入空树中死。哀独行仕楚,显名当世,遂启树发伯桃之尸厚葬之,亦自尽。见《后汉书.申屠刚传》李贤注引《烈士传》。 2.借指生死与共的朋友。

  • 4、伯讨[bó tǎo ]

    1.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。

播鼗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泛指小鼓。
  • 2、1.鼗鼓和木铎。古代察贤和征询民意时用。
  • 3、1.鼗鼓的旁耳。鼗如鼓而小,有两耳。持其柄而摇之,则两耳还自击。
  • 4、1.有柄的小鼓。以木贯之,摇之作声。古祭礼用的一种乐器。亦指鼗鼓之声。
  • 5、1.鼓名。
  • 6、1.鼗鼓与鼙鼓。二者均小鼓。
  • 7、1.《论语.微子》:"大师挚适齐,亚饭干适楚,三饭缭适蔡,四饭缺适秦,鼓方叔入于河,播鼗武入于汉,少师阳﹑击磬襄入于海。""播鼗武"指殷时摇小鼓的乐师名武的人。后以"鼗武"借指精于本职工作的能人。
  • 8、1.鼗鼓之声。古代阵法作战中用以整行伍。
  • 9、焘奡1.高峻深邃貌。
  • 10、焘覆1.覆盖。
  • 11、焘冒1.荫庇。
  • 12、焘养1.覆育。
  • 13、焘育1.覆育。
  • 14、焘载1.天覆地载。谓仁德广被。
  • 15、叨光受到对方好处表示谢意时用的客套话。
  • 16、叨教受到对方指教表示谢意时用的客套语。
  • 17、叨扰受到款待,对麻烦、打扰对方表示歉意和谢意时用的客套语。
  • 18、讨胜1.探游胜迹美景。
  • 19、讨示1.犹请示。
  • 20、讨试1.犹考查。
  • 21、讨顺1.旧时理门(一种形式似宗教的禁烟酒组织)中的陈规之一。即人们加入组织后﹐每逢朔望两日向老师傅进献香仪以求赐福﹑保平安。
  • 22、讨说1.犹讨论。
  • 23、讨死1.谓自己找死。多用为斥责之词。
  • 24、讨诵1.讲习诵读。

播鼗的相关查询

播鼗的意思解释、播鼗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