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ó táo  ]
  • ㄅㄛˊ ㄊㄠˊ
  • WRG SQI

伯桃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战国时燕人左伯桃。与羊角哀为友。闻楚王招贤,同赴楚,道中遇雨雪,粮少衣薄,势难俱生。伯桃留衣粮与哀,自入空树中死。哀独行仕楚,显名当世,遂启树发伯桃之尸厚葬之,亦自尽。见《后汉书·申屠刚传》李贤注引《烈士传》。

⒉  借指生死与共的朋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 战国 时 燕 人 左伯桃。与 羊角哀 为友。闻 楚王 招贤,同赴 楚,道中遇雨雪,粮少衣薄,势难俱生。 伯桃 留衣粮与 哀,自入空树中死。 哀 独行仕 楚,显名当世,遂启树发 伯桃 之尸厚葬之,亦自尽。见《后汉书·申屠刚传》 李贤 注引《烈士传》。

唐 罗隐 《两同书·同异》:“瞽瞍 愚而 重华 圣, 盗跖 贪而 柳下 廉, 刘季 困而 纪信 焚, 伯桃 饿而 角哀 死。”
唐 吴筠 《经羊角哀墓作》诗:“伯桃 葬 角哀,墓近 荆将军。”

⒉  借指生死与共的朋友。

程善之 《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》:“死作 伯桃 甘共塚,生非 张禄 厌高官。”

伯桃(bo tao)同音词

  • 1、波涛[bō tāo ]

    ①较大的波浪:波涛起伏|波涛滚滚|愁连远水波涛夜,梦断空山雨雹时。 ②比喻心中起伏不定的思潮:波涛入笔驱文辞。 ③比喻充满艰险的氛围:剧烈、复杂的斗争波涛|何必在波涛,然后惊沉浮。

  • 2、波逃[bō táo ]

    1.逃跑。

  • 3、伯讨[bó tǎo ]

    1.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。

  • 4、播鼗[bō táo ]

    1.见"播鼗"。

伯桃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唐刘禹锡《再游玄都观绝句》并序:"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,时此观未有花。是岁出牧连州,寻贬郎州司马。居十年,召至京师,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,满观如红霞,遂有前篇,以志一时之事。旋又出牧,今十有四年,复为主客郎中。重游玄都,荡然无复一树,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。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……百亩中庭半是苔,桃花凈尽菜花开。种桃道士归何处?前度刘郎今又来。"后因以"桃观"指玄都观。
  • 2、1.阴阳神名。道教指人体命门脐宫神名。
  • 3、1.桃子的核。《汉武故事》:"〔王母〕因出桃七枚,母自啖二枚,与帝五枚,帝留核着前,王母问曰:'用此何为?'上曰:'此桃美,欲种之。'母笑曰:'此桃三千年一着子,非下土所植也。'"诗文中常用其事。
  • 4、1.粉红色。
  • 5、1.桃木制的弓。以辟邪。
  • 6、1.亦作"桃华"。 2.桃树所开的花。 3.形容女子容貌。 4.指桃花马。 5."桃花水"的省称。指春汛。 6.病名。癣的一种。
  • 7、1.亦作"桃版"。 2.即桃符板。
  • 8、1.见"桃板"。
  • 9、1.桃木作的杖。后用以驱鬼邪。
  • 10、1.长柄勺。
  • 11、1.地名。在今安徽省贵池县。
  • 12、1.同"桃棓"。
  • 13、1.鸟名。即鹪鹩。 2.桃树上的蠹虫。
  • 14、1.一种用银朱和藤黄合研成粉末的颜料。色如樱桃。又称珊瑚粉。
  • 15、1.即桃枝簟。
  • 16、1.传说中的树名。
  • 17、1.食桃树的蠧虫。
  • 18、1.桃花蕾。
  • 19、①旧时挂在大门上用以压邪的桃木板。上面画有神荼、郁垒二神或题着二神名字。 ②五代时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,后因以为春联的别称:爆竹一声除旧,桃符万户更新。
  • 20、1.用桃木制的戈。古人用以辟邪。
  • 21、1.晋王献之爱妾桃叶之妹。 2.借指歌妓或所爱恋的女子。
  • 22、1.用桃木刻制的木偶。旧俗置以辟邪。 2.比喻任人摆布的傀儡。
  • 23、1.见"桃花"。
  • 24、1.汉代西域国名。

伯桃的相关查询

伯桃的意思解释、伯桃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