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iān jiè  ]
  • ㄊ一ㄢ ㄐ一ㄝˋ
  • GD AAK

天戒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上天给予的儆戒。

⒉  谓天性戒绝某些嗜好,如饮酒等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上天给予的儆戒。

《书·胤征》:“先王克谨天戒,臣人克有常宪,百官修辅,厥后惟明明。”
《后汉书·天文志上》:“言其时星辰之变,表象之应,以显天戒,明王事焉。”
明 李东阳 《求退录》:“愿陛下儆畏天戒,矜恤民穷。”
《明史·章懋传》:“武宗 立,陈勤圣学、隆继述、谨大婚、重詔令、敬天戒五事。”

⒉  谓天性戒绝某些嗜好,如饮酒等。

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四回:“酒至 曹豹 面前, 豹 曰:‘我从天戒,不饮酒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上天的警示。指日蚀、月蚀。

《续汉书志·第一〇·天文志上》:「言其星辰之变,表象之之应,以显天戒,明王事焉。」

⒉  天性戒绝某些嗜好。如不饮酒等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一四回》:「酒至曹豹面前,豹曰:『我从天戒,不饮酒。』」

天戒(tian jie)同音词

  • 1、天阶[tiān jiē ]

    1.亦作"天阶"。 2.宫殿的台阶。多借指朝廷。 3.天宫的殿阶。 4.星名。

  • 2、天街[tiān jiē ]

    1.星名。 2.京城中的街道。

  • 3、天节[tiān jié ]

    1.天运之节律﹑周期。 2.天然的节奏。 3.星名。

  • 4、天解[tiān jiě ]

    1.谓悟解天意。

  • 5、天届[tiān jiè ]

    1.古时统治者谓禀承天意实行诛伐。语本《诗.鲁颂.閟宫》:"致天之届﹐于牧之野。"

  • 6、天界[tiān jiè ]

    1.犹天际。 2.佛教语。十界之一。包括六欲天﹑四禅天和四空天。 3.犹上界。

  • 7、天诫[tiān jiè ]

    1.天戒。

  • 8、填街[tián jiē ]

    1.充塞街道。谓其多。

  • 9、田结[tián jié ]

    1.即地约。有关土地使用分配的券书。

  • 10、田界[tián jiè ]

    1.田地的边界。多置界石,以标志范围。

天戒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即戒石。
  • 2、1.止步,却步。
  • 3、1.犹戒晨。
  • 4、1.报晓警睡。
  • 5、1.告诫。
  • 6、1.登程,出发上路。
  • 7、1.具备。
  • 8、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。
  • 9、1.告戒。 2.见"戒方"。
  • 10、1.见"戒敕"。
  • 11、1.亦作"戒勅"。 2.告戒。 3.即戒书。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。
  • 12、改掉(不良嗜好):~烟酒。
  • 13、1.报晓警睡。 2.黎明。 3.待旦。
  • 14、旧时僧人所佩带的刀,按戒律只用来割衣物,不许杀生。
  • 15、1.登程,出发上路。
  • 16、见〖度牒〗。
  • 17、1.佛教语。制身为戒,慎心为定。
  • 18、戒除毒瘾:~所。
  • 19、1.佛教语。谓如来所制戒律之法。有五戒﹑八戒﹑十戒﹑具足戒等。后亦泛指戒律。
  • 20、1.亦作"戒尺"。亦作"戒饬"。 2.旧时对学童施行体罚的木尺。也可用作镇纸。
  • 21、1.告诫。
  • 22、1.戒指。 2.头箍。
  • 23、1.击鼓。
  • 24、1.登程而归。

天戒的相关查询

天戒的意思解释、天戒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