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iè dàn  ]
  • ㄐ一ㄝˋ ㄉㄢˋ
  • AAK JGF

戒旦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报晓警睡。黎明。待旦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报晓警睡。

汉 陈琳 《武军赋》:“启明戒旦,长庚告昏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广譬》:“大鹏无戒旦之用,巨象无驰逐之才。”
唐 萧至忠 《三会寺应制》诗:“戒旦壶人警,翻霜羽骑来。”

⒉  黎明。

南朝 梁元帝 《金楼子·戒子》:“朝华之草,戒旦零落。”
明 何景明 《立春日作》诗:“温风戒旦至,淑气应时加。”

⒊  待旦。
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叶生》:“公乃束装戒旦。抵里,命子师事生,夙夜与俱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警告人天将破晓。

《晋书·卷九二·文苑传·赵至传》:「鸡鸣戒旦,则飘尔晨征。」
唐·萧至忠〈三会寺应制〉诗:「戒旦壶人警,翻霜羽骑来。」

⒉  等待黎明。

《聊斋志异·卷一·叶生》:「公乃束装戒旦。抵里,命子师事生,夙夜与俱。」

戒旦(jie dan)同音词

  • 1、诘旦[jié dàn ]

    1.平明﹐清晨。

  • 2、节旦[jié dàn ]

    1.元旦节日。

  • 3、讦诞[jié dàn ]

    1.谓以诡诞之词非议﹑抨击。

  • 4、街弹[jiē dàn ]

    1.汉代里官治事的处所名。 2.指街谈巷议。

戒旦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戏曲角色。扮演妇女,有青衣﹑花旦﹑花衫﹑老旦﹑刀马旦﹑武旦等区别,有时亦特指青衣﹑花旦。
  • 2、1.即旦角。
  • 3、1.戏曲中扮演小女仆的旦角。倈,小厮。
  • 4、1.天明时。
  • 5、1.见"旦暮"。
  • 6、1.亦作"旦莫"。 2.白天与晩上;清早与黄昏。 3.朝夕。谓整日。 4.早晩。喻短时间内。
  • 7、1.清晨的空气。 2.语本《孟子.告子上》:"其日夜之所息﹑平旦之气。"朱熹集注:"平旦之气,谓未与物接之时,清明之气也。"后因以"旦气"泛指朝气。
  • 8、1.太阳初出时;天亮时。 2.明天,第二天。 3.特指农历初一日。
  • 9、1.周公旦与召公奭的并称。两人都是周初功臣。
  • 10、1.早晩。比喻短时间内。
  • 11、1.朔望。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。 2.周公旦与太公望的并称。两人均为周代之贤辅。
  • 12、早晨和晚上,形容短时间:危在旦夕|阿母为汝求,便复在旦夕。
  • 13、1.犹旦夕。早晩;日常。昔,通"夕"。
  • 14、1.汉许劭与其从兄靖有高名,喜论乡党人物,每月更其品题,人称"月旦评"。见《后汉书.许劭传》。后因以"旦月"谓品评人物。
  • 15、1.即朝云。战国楚怀王尝游高唐﹐梦一妇人曰:"妾在巫山之阳﹐高丘之阻﹐旦为朝云﹐暮为行雨。"见战国楚宋玉《高唐赋》。
  • 16、1.谓变化的躯体。
  • 17、1.第二天的白天。
  • 18、1.封建时代在外的帅守监司,每月初一向皇帝上起居表,以代替朝参,谓之"旦表"。
  • 19、1.朝霞。
  • 20、1.指君王早朝听政。
  • 21、①天天: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。 ②至诚恳切的样子:信誓旦旦。 ③明亮的样子:离光旦旦。
  • 22、1.即旦角。
  • 23、1.指农历初一之朝会。
  • 24、1.白天与夜晚。 2.指终日。

戒旦的相关查询

戒旦的意思解释、戒旦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