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àn dàn  ]
  • ㄉㄢˋ ㄉㄢˋ
  • JGF JGF
  • AA式

旦旦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天天。

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daily; day by day;

⒉  诚恳。

信誓旦旦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氓》

honest;

引证解释

⒈  天天。
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旦旦而伐之,可以为美乎?”
宋 叶适 《安人张氏墓志铭》:“夫人则旦旦洗面束髮衿绅之,趣使向学。”
清 龚自珍 《题鹭律上人书册》诗:“香花旦旦愿供养,诗讚侑之师其听。”
蔡元培 《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》:“虽然,世界观教育,非可以旦旦而聒之也。”

⒉  诚恳。

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黄河 带地,明余旦旦之言;皎日丽天,知我勤勤之意。”
李大钊 《青春》:“然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,以昭示于世者,不在齦齦辩证白首 中国 之不死,乃在汲汲孕育青春 中国 之再生。”

⒊  称盟誓为“旦旦”。

《北史·孙搴传》:“搴 要其为誓, 子昇 笑曰:‘但知劣於卿便是,何劳旦旦?’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薛慰娘》:“君欲老夫旦旦耶?我稔知君贫……何见疑!”

⒋  明亮。

汉 王逸 《九思·疾世》:“时昢昢兮旦旦,尘莫莫兮未晞。”
《隋书·音乐志中》:“离光旦旦,载焕载融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天天。
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「虽存乎人者,岂无仁义之心哉,其所以放其良心者,亦犹斧斤之于木也,旦旦而伐之,可为美乎?」
清·彭端淑〈为学一首示子姪〉:「旦旦而学之,久而不怠焉,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。」

⒉  诚恳的样子。

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「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,信誓旦旦。」

旦旦(dan dan)同音词

  • 1、襜襜[dān dān ]

    1.摇动貌。 2.盛装貌。

  • 2、饏淡[dàn dàn ]

    1.食物淡而无味。

  • 3、亶亶[dàn dàn ]

    1.平坦貌。

  • 4、黕黕[dǎn dǎn ]

    1.黑色无光。 2.深沉。

  • 5、紞紞[dǎn dǎn ]

    1.击鼓声。

  • 6、掸掸[dǎn dǎn ]

    1.相缠不去貌。

  • 7、眈眈[dān dān ]

    形容注视的样子:虎视眈眈。

  • 8、耽耽[dān dān ]

    1.眈眈。威严注视貌。亦形容贪婪地注视。 2.深邃貌。

  • 9、躭躭[dān dān ]

    1.同"耽耽"。瞪目注视貌。 2.深邃貌。

  • 10、啿啿[dàn dàn ]

    1.丰厚貌。

旦旦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戏曲角色。扮演妇女,有青衣﹑花旦﹑花衫﹑老旦﹑刀马旦﹑武旦等区别,有时亦特指青衣﹑花旦。
  • 2、1.即旦角。
  • 3、1.戏曲中扮演小女仆的旦角。倈,小厮。
  • 4、1.天明时。
  • 5、1.见"旦暮"。
  • 6、1.亦作"旦莫"。 2.白天与晩上;清早与黄昏。 3.朝夕。谓整日。 4.早晩。喻短时间内。
  • 7、1.清晨的空气。 2.语本《孟子.告子上》:"其日夜之所息﹑平旦之气。"朱熹集注:"平旦之气,谓未与物接之时,清明之气也。"后因以"旦气"泛指朝气。
  • 8、1.太阳初出时;天亮时。 2.明天,第二天。 3.特指农历初一日。
  • 9、1.周公旦与召公奭的并称。两人都是周初功臣。
  • 10、1.早晩。比喻短时间内。
  • 11、1.朔望。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。 2.周公旦与太公望的并称。两人均为周代之贤辅。
  • 12、早晨和晚上,形容短时间:危在旦夕|阿母为汝求,便复在旦夕。
  • 13、1.犹旦夕。早晩;日常。昔,通"夕"。
  • 14、1.汉许劭与其从兄靖有高名,喜论乡党人物,每月更其品题,人称"月旦评"。见《后汉书.许劭传》。后因以"旦月"谓品评人物。
  • 15、1.即朝云。战国楚怀王尝游高唐﹐梦一妇人曰:"妾在巫山之阳﹐高丘之阻﹐旦为朝云﹐暮为行雨。"见战国楚宋玉《高唐赋》。
  • 16、1.谓变化的躯体。
  • 17、1.第二天的白天。
  • 18、1.封建时代在外的帅守监司,每月初一向皇帝上起居表,以代替朝参,谓之"旦表"。
  • 19、1.朝霞。
  • 20、1.指君王早朝听政。
  • 21、①天天: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。 ②至诚恳切的样子:信誓旦旦。 ③明亮的样子:离光旦旦。
  • 22、1.即旦角。
  • 23、1.指农历初一之朝会。
  • 24、1.白天与夜晚。 2.指终日。

旦旦的相关查询

旦旦的意思解释、旦旦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