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iè dāo  ]
  • ㄐ一ㄝˋ ㄉㄠ
  • AAK VNT
  • 名词

戒刀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僧人所佩带的刀,戒律规定只准割衣物用,不许杀生。

Buddhist monk's knife;

引证解释

⒈  僧人的佩刀,出行所携用具之一。按戒律只供割切三衣(袈裟)之用,不得用以杀生,故称。

宋 赞宁 《僧史略》卷上:“禪师持澡罐、漉囊、锡杖、戒刀、斧子、针筒,此皆为道具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三回:“直教禪杖打开危险路,戒刀杀尽不平人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旧时僧人所佩的刀。

《董西厢·卷二》:「腰间戒刀,是旧时斩虎诛龙剑,一从杀害的众生厌,挂在壁上,久不曾拈。」
《西游记·第二二回》:「悟空,取戒刀来,与他落发。」

英语翻译

Buddhist monk's knife (not used for killing)​

德语翻译

couteau de moine bouddhiste

戒刀(jie dao)同音词

  • 1、阶道[jiē dào ]

    1.作为通道的台阶。

  • 2、劫盗[jié dào ]

    1.强盗;劫贼。 2.指从事抢劫活动。

  • 3、劫道[jié dào ]

    1.拦路抢劫。

  • 4、诘盗[jié dào ]

    1.究办强盗。

  • 5、节导[jié dǎo ]

    1.指官员出行前导的仪仗队。

  • 6、解祷[jiě dǎo ]

    1.消灾求福的一种祭祀活动。

  • 7、解道[jiě dào ]

    1.懂得;知道。 2.犹能吟,会吟。 3.讲述,诉说。

  • 8、街道[jiē dào ]

    ①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。 ②关于街巷居民的:~工作。

  • 9、截道[jié dào ]

    1.拦路。 2.拦路打劫。

  • 10、嗟悼[jiē dào ]

    1.哀伤悲叹。

戒刀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木制的刀匣。
  • 2、1.清末陕西民间秘密团体。因会员经常佩带长约三尺﹑宽约二寸的关山刀子,故称。相传创立于清咸丰五年(1855年)以前。其成员多属破产农民﹑失业手工业工人及其他城市劳动人民和游民,长期秘密活动于渭河两岸和潼关以西﹑西安以东地区,反抗封建压迫剥削。辛亥革命时期,不少成员接受同盟会领导,多次参加武装起义,成为陕西光复的重要力量。后流为军阀爪牙。 2.民国初年亦称土匪为刀客。
  • 3、1.指刀用来切削的一边。 2.喻关键处。 3.动手术或受刀伤留下的伤口。
  • 4、1.即螳螂。
  • 5、1.小刀和磨刀石。古人或少数民族随身携带的日用品。 2.专指磨刀石。
  • 6、1.即镰刀。农具。
  • 7、1.方言。指刀。武器。 2.特指菜刀。
  • 8、1.刀尖。
  • 9、1.指卫士举起刀斧等兵器交错架成门状。用以立誓或显示威力震慑对方。
  • 10、1.见"刀州梦"。
  • 11、1.见"刀头蜜"。
  • 12、1.古代文体之一。刻在刀上的铭文。
  • 13、1.旧时一种女式小脚鞋子。
  • 14、1.古代黥刑。
  • 15、1.亦作"刀籋"。 2.刀与镊子。除毛发的工具。亦借指理发整容。
  • 16、1.见"刀镊"。
  • 17、1.刀剑。
  • 18、1.指未装柄的刀身部分。 2.装在保险刀架内刮脸用的薄钢片。 3.装在机械上作切削用的片状刃具。
  • 19、1.古代货币。
  • 20、1.刀和枪。泛指武器。
  • 21、1.亦作"刀削"。 2.刀的套子。
  • 22、1.隋宫的嫔御名。
  • 23、1.刀用来切削的一边。 2.刀类兵器的泛称。 3.喻关键处。
  • 24、1.佛教语。地狱中的酷刑之一。 2.喻极险恶的境地。

戒刀的相关查询

戒刀的意思解释、戒刀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