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iù zhào  ]
  • ㄌ一ㄡˋ ㄓㄠˋ
  • UY YVK

六诏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,即蒙隽诏、越析诏、浪穹诏、邆睒诏、施浪诏、蒙舍诏。“诏”义为王或首领。其帅有六,因号“六诏”。唐开元二十六年后,蒙舍诏并吞其他五部,因其在五部南(今巍山县南境),史称南诏。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。唐元稹《蛮子朝》诗:“西南六诏有遗种,僻在荒陬路寻壅。”后用以称云南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唐 代位于今 云南 及 四川 西南的 乌蛮 六个部落的总称,即 蒙隽诏、越析诏、浪穹诏、邆睒诏、施浪诏、蒙舍诏。“诏”义为王或首领。其帅有六,因号“六詔”。 唐 开元 二十六年后, 蒙舍诏 并吞其他五部,因其在五部南(今 巍山县 南境),史称 南诏。其地在今 云南 及 四川 西部。参阅《旧唐书·南蛮西南夷传》、《新唐书·南蛮传上》。

唐 元稹 《蛮子朝》诗:“西南 六詔 有遗种,僻在荒陬路寻壅。”
后用以称 云南。宋 陆游 《晚登横溪阁》诗:“瘴雾不开连 六詔,俚歌相答带 三巴。”
清 陆元辅 《送文介石学博归滇南》诗:“三江 日月孤臣老, 六詔 风烟万里归。”
吕志尹 《过黔楚界喜晴》诗:“六詔 乡关常恨别, 三湘 春水无情流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诏,蛮夷的王或首领。六诏指唐代西南夷六个部落的总称。在今四川及云南二省交界地,即蒙巂、越析、浪容、邆睒、施浪、蒙舍(蒙舍处最南,也称为「南诏」)​。

唐·元稹〈和李校书新题乐府·蛮子朝〉:「西南六诏有遗种,僻在荒陬路寻壅。」
宋·陆游〈晚登横溪阁〉诗:「瘴雾不开连六诏,俚歌相答带三巴。」

六诏(liu zhao)同音词

  • 1、留爪[liú zhǎo ]

    1.指燕子。

  • 2、流照[liú zhào ]

    1.光辉照射。

  • 3、旒旐[liú zhào ]

    1.指铭旌。

六诏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谓教导行大礼的言辞与礼节。
  • 2、1.皇帝下诏任命。 2.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。
  • 3、1.犹圣旨。
  • 4、1.天子所设的筵席。
  • 5、1.下诏命令论议。
  • 6、1.诏命。
  • 7、1.皇帝直接下令任用。
  • 8、1.劝告。
  • 9、1.诏书上的话。 2.告诫吩咐。
  • 10、1.关押钦犯的牢狱。 2.奉旨办理的案件。
  • 11、1.皇帝命令﹔皇帝颁布文书以告喻天下。
  • 12、1.禀告和赞助(王者)。
  • 13、1.下诏安葬。古代给有勋功大臣的殊荣。
  • 14、1.君主下令召唤﹔征召。
  • 15、1.皇帝下令征召。
  • 16、1.诏书﹑圣旨。
  • 17、1.即诏书。
  • 18、1.谓教导立身养志。
  • 19、1.君主的命令。
  • 20、1.祷告。
  • 21、1.亦作"诏版"。 2.犹诏书﹐诏令。
  • 22、1.见"诏板"。
  • 23、1.见"诏榜"。
  • 24、1.谓帝王出行。

六诏的相关查询

六诏的意思解释、六诏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