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áo táo  ]
  • ㄍㄠ 一ㄠˊ
  • RDFJ BQ (- y á o )

皋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皐陶”。亦作“皋繇”。亦作“皋繇”。亦作“皐陶”。亦作“皐陶”。

⒉  传说虞舜时的司法官。

⒊  狱官或狱神的代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皋繇”。亦作“皐陶”。亦作“皋繇”。

⒉  传说 虞舜 时的司法官。

《书·舜典》:“帝曰:‘ 皐陶,蛮夷猾 夏,寇贼姦宄,汝作士。’”
《论语·颜渊》:“舜 有天下,选於众,举 皋陶,不仁者远矣。”
《荀子·非相》:“皋陶 之状,色如削瓜。”
一本作“皐陶”。 唐 李白 《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》诗:“何不令 皋繇 拥篲横八极,直上青天扫浮云。”
清 黄遵宪 《赤穗四十七义士歌》:“国家明刑有 皋繇,定知四十七士同作槛车囚。”
鲁迅 《故事新编·理水》:“你竟这样的侮辱我!说我不是人!我要和你到 皋陶 大人那里去法律解决!”

⒊  狱官或狱神的代称。

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处分后事》:“误婴縲絏属 皋陶,咫尺天光不照。”

⒋  亦作“皋繇”。亦作“皐陶”。亦作“皋繇”。鼓的木框。皋,通“鼛”。

《周礼·考工记·韗人》:“韗人为皐陶。”
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皐陶,鼓木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人名。相传为舜之臣,掌刑狱之事。

皋陶(yao tao)同音词

  • 1、皋陶[yáo táo ]

    1.亦作"皐陶"。亦作"皋繇"。亦作"皋繇"。亦作"皐陶"。亦作"皐陶"。 2.传说虞舜时的司法官。 3.狱官或狱神的代称。

  • 2、邀讨[yāo tǎo ]

    1.谓拦截讨伐。

  • 3、夭桃[yāo táo ]

    1.《诗.周南.桃夭》:"桃之夭夭﹐灼灼其华。"后以"夭桃"称艳丽的桃花。 2.喻少女容颜美丽。 3.《诗.周南.桃夭》诗中有"之子于归﹐宜其室家"之句﹐后以"咏《夭桃》"表示求偶之意。

皋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醉乐貌。 2.喜悦﹑快乐貌。
  • 2、1.熏陶感染。
  • 3、1.《周礼》官名﹐冬官之属﹐掌陶器烧制。 2.烧制陶器的匠人。 3.即陶俑。
  • 4、1.熏陶浸染。
  • 5、1.见"陶镕"。
  • 6、1.亦作"陶熔"。 2.陶铸熔炼。比喻培育﹑造就。 3.熔化﹐融合。 4.比喻浸润﹐影响。
  • 7、1.陶冶教化。 2.陶铸融合。 3.犹言调和鼎鼐。指协调各方﹐治理国家。
  • 8、1.晋陶渊明和三国魏阮籍的并称。两人皆为大诗人。
  • 9、1.谓陶人把陶土放入模型中制成陶器。比喻造就培育。
  • 10、1.陶化精神。
  • 11、1.陶人。
  • 12、1.谓陶冶教化世俗。
  • 13、1.谓陶冶使之美好。
  • 14、1.指高粱。
  • 15、1.解暑﹐消暑。
  • 16、1.犹陶冶。
  • 17、1.指晋陶潜。《晋书.隐逸传.陶潜》载﹐陶潜尝言夏月虚闲﹐高卧北窗之下﹐清风飒至﹐自谓羲皇上人。
  • 18、1.旺盛地生长。
  • 19、1.犹淘汰。
  • 20、1.古帝名。即唐尧。帝喾之子﹐姓伊祁﹐名放勋。初封于陶﹐后徙于唐。 2.古部族名。 3.陶唐为古代传说中的圣主﹐后指称贤明的帝王。 4.指陶唐之世。 5.借指开明盛世。 6.指《击壤歌》。 7.借指中国。
  • 21、1.和乐貌。 2.广大貌。 3.阳气极盛貌。 4.醉貌。
  • 22、1.艺术风格冲淡自然的诗体。这种诗体创自陶潜﹐故有此称。
  • 23、1.即騊駼。状似马。
  • 24、1.烧制陶器。 2.烧制陶器或粗瓷器的高岭土。

皋陶的相关查询

皋陶的意思解释、皋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