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áo shú  ]
  • ㄊㄠˊ ㄕㄨˊ
  • BQ TSY

陶秫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高粱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高粱。参见“陶令秫”。

《中国谚语资料·农谚》:“麦子剁了头,陶秫掩住牛( 河南 )。”
原注:“陶秫,高粱。”

陶秫(tao shu)同音词

  • 1、套数[tào shù ]

    1.戏曲或散曲(小令除外)中﹐用多种曲调互相联贯﹑有首有尾﹑成为一套的﹐名套数。亦称"套曲"。参阅任讷《散曲概论》。 2.手续;程式;套子。 3.比喻格式﹑技巧。

  • 2、逃塾[táo shú ]

    1.犹逃学。

  • 3、逃暑[táo shǔ ]

    1.亦作"迯暑"。 2.消暑;避暑。

  • 4、条属[tāo shǔ ]

    1.谓用绳子连缀。古代丧冠之制。条,通"绦"。

  • 5、陶淑[táo shū ]

    1.谓陶冶使之美好。

  • 6、陶暑[táo shǔ ]

    1.解暑﹐消暑。

  • 7、梼树[táo shù ]

    1.指松柏之类刚劲的树木。

  • 8、韬树[tāo shù ]

    1.深藏地下的树。谓千年老树。

  • 9、桃殳[táo shū ]

    1.桃木做的殳杖。古人佩以为戒。

陶秫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谓妇女针线缝工的粗劣。
  • 2、1.即糯稻。
  • 3、1.用长针缝纫。谓针线粗拙。
  • 4、1.黍米。
  • 5、1.高粱秆。
  • 6、1.用秫酿成的酒。
  • 7、1.糯米。
  • 8、1.制酒用的糯黍与曲。
  • 9、1.北方称高粱之有黏性者。 2.借指娈童。
  • 10、1.高粱。
  • 11、1.种稙黏粟之田。
  • 12、潏波1.汹涌的波浪。
  • 13、潏荡1.水荡涌貌。
  • 14、潏湟1.水疾流貌。 2.传说中的神名。
  • 15、潏潏1.水涌出貌。
  • 16、潏露1.甘露。
  • 17、氀毼1.亦作"氀褐"。 2.古代一种较粗的毛织物品。
  • 18、氀褐1.见"氀毼"。
  • 19、殊宠1.特殊的恩宠。
  • 20、鼠舞1.指群鼠衔尾舞动。古人视为逆臣叛君作乱的征兆。语出《汉书.五行志中之上》:"昭帝元凤元年九月,燕有黄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。王往视之,鼠舞如故。王使吏以酒脯祠,鼠舞不休,一日一夜死……时燕剌王旦谋反将死之象也。其月﹐发觉伏辜。"
  • 21、鼠溪1.中医称人腿班中的肉核。
  • 22、鼠黠1.像鼠一样狡猾。
  • 23、鼠乡1.礜石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石二.礜石》。
  • 24、鼠须1.见"鼠须"。

陶秫的相关查询

陶秫的意思解释、陶秫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