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áo shū  ]
  • ㄊㄠˊ ㄕㄨ
  • BQ IHI

陶淑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陶冶使之美好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陶冶使之美好。

清 陈确 《大学辨三·答张考夫书》:“程子 陶淑多贤,可为极盛。”
宗稷辰 《<姚适庵怡柯草堂诗赋钞>序》:“古之为诗者,多与政通;而通于政者,往往通于经。盖好恶之正,本於性情;陶淑之真,关乎风俗。”

陶淑(tao shu)同音词

  • 1、套数[tào shù ]

    1.戏曲或散曲(小令除外)中﹐用多种曲调互相联贯﹑有首有尾﹑成为一套的﹐名套数。亦称"套曲"。参阅任讷《散曲概论》。 2.手续;程式;套子。 3.比喻格式﹑技巧。

  • 2、逃塾[táo shú ]

    1.犹逃学。

  • 3、逃暑[táo shǔ ]

    1.亦作"迯暑"。 2.消暑;避暑。

  • 4、条属[tāo shǔ ]

    1.谓用绳子连缀。古代丧冠之制。条,通"绦"。

  • 5、陶秫[táo shú ]

    1.指高粱。

  • 6、陶暑[táo shǔ ]

    1.解暑﹐消暑。

  • 7、梼树[táo shù ]

    1.指松柏之类刚劲的树木。

  • 8、韬树[tāo shù ]

    1.深藏地下的树。谓千年老树。

  • 9、桃殳[táo shū ]

    1.桃木做的殳杖。古人佩以为戒。

陶淑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拾取。引申为得益。淑,通"叔"。 2.指受教于人﹐或教诲他人﹐使在学问上得益。
  • 2、1.善良通达。亦指善良通达的品性。
  • 3、1.美德。
  • 4、1.犹令弟。对他人弟弟之尊称。
  • 5、1.善恶。
  • 6、1.良好的楷模。
  • 7、1.女官名。三国魏明帝置。晋为九嫔之一。隋为三夫人之一,正一品。唐因之。
  • 8、1.美丽。
  • 9、1.问候妇女的用语。
  • 10、1.美好。
  • 11、1.良善的风尚﹑习俗。
  • 12、1.犹贤惠。
  • 13、1.贤淑聪明。
  • 14、1.犹贤惠。
  • 15、1.寂寥。《管子.水地》:"耳之所听,非特雷鼓之闻也,察于淑湫。"尹知章注:"淑湫,与寂寥同。"郭沫若等集校引张佩纶曰:"淑,读为寂,《淮南.原道训》:'湫漻寂寞。'高诱注:'湫漻,清静也;寂寞,恬淡也。'此言视于无形,听于无声。"一说,为啁啾之假字。参阅于省吾《双剑誃诸子新证.管子二》。
  • 16、1.犹佳节。
  • 17、1.美好的时光。 2.美景。 3.指春光。
  • 18、1.清净。 2.贤淑文静。
  • 19、1.善良公正。
  • 20、1.犹嘉贶。对别人的馈赠的敬语。
  • 21、1.指动植物中好的种类。
  • 22、1.美丽。《楚辞.九章.橘颂》:"淑离不淫﹐梗其有理兮。"蒋骥注:"淑﹐美;离﹐丽也。兼上花叶枝果之美。"一说独善。见王逸注﹑朱熹集注。
  • 23、1.犹淑美。贤淑美丽。亦指贤淑美丽的女人。 2.犹淑美。指景物美丽。
  • 24、1.佳偶。

陶淑的相关查询

陶淑的意思解释、陶淑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