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ínɡ xiǎnɡ  ]
  • ㄒ一ㄥˊ ㄒ一ㄤˇ
  • TGS QNTK

行饷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行粮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行粮。参见“行粮”。

《清史稿·兵志三》:“张曜、刘锦棠 以 伊犁 收復,就关外营勇选练制兵,改行餉为坐粮,略更旧制。”

行饷(xing xi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星相[xīnɡ xiànɡ ]

    1.星命相术。 2.指星相家。 3.星象。

  • 2、星象[xīnɡ xiànɡ ]

    1.指星体的明﹑暗及位置等现象。古人据以占测人事的吉凶祸福。

  • 3、兴象[xìnɡ xiànɡ ]

    1.指诗词中的意境。

  • 4、性相[xìnɡ xiānɡ ]

    1.佛教语。性指事物的本质,相指事物的表象。

  • 5、刑象[xínɡ xiànɡ ]

    1.古代描绘刑罚的图像。用以公诸民众,以示儆戒。

  • 6、行香[xínɡ xiānɡ ]

    1.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。始于南北朝。初,每燃香熏手,或以香末散行。唐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,或仪导以出街。 2.明清时官吏每至朔望入庙焚香叩拜,或新官赴任后举行入庙焚香仪式,均称行香。

  • 7、行箱[xínɡ xiānɡ ]

    1.指行进的车子。

  • 8、行像[xínɡ xiànɡ ]

    1.即行乐图。 2.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。也称行城。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;西域也有在其他节日举行的。 3.塑像的一种方法。先塑成泥胎,再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,待漆干后,反复涂多次,最后把泥胎取空。这种方法塑像不但逼真,而且质地轻,故称"行像"。

  • 9、形相[xínɡ xiànɡ ]

    1.相貌;形状。 2.端详;细看。

  • 10、形响[xínɡ xiǎnɡ ]

    1.形迹和声音。

行饷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送饭食的人。
  • 2、1.清代称纳资入监的生员。
  • 3、1.亦作"饟食"。 2.以食物给人吃。 3.家蚕每次眠后的第一次给叶。俗称开叶。
  • 4、1.亦作"饟事"。 2.掌管军粮之事。
  • 5、1.掌管军粮的部门。
  • 6、1.送饭食到田头。
  • 7、1.犹饷运。
  • 8、1.吃午饭。 2.中午。饷,用同"晌"。
  • 9、1.馈送之物。
  • 10、1.馈赠奉献。
  • 11、1.军费。
  • 12、1.亦作"饟糈"。 2.军粮给养。
  • 13、1.款待客人的宴席。
  • 14、1.往田头送饭。
  • 15、1.亦作"餉遗"。 2.馈赠。
  • 16、亿1.馈送生活所需。
  • 17、1.旧时军警等的薪金。
  • 18、1. 军队的俸給。如:发給饷銀。
  • 19、1.运送军粮。
  • 20、1.运送的军粮。
  • 21、1.关于薪饷的章程。
  • 22、1.亦作"饟漕"。 2.指运送官﹑军食用的粮食。
  • 23、1.馈赠,酬报。
  • 24、1.亦作"饟道"。 2.运军粮的道路。

行饷的相关查询

行饷的意思解释、行饷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