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。始于南北朝。初,每燃香熏手,或以香末散行。明·清时官吏每至朔望入庙焚香叩拜,或新官赴任后举行入庙焚香仪式,均称行香。
⒈ 礼佛的仪式。始于南北朝,燃香熏手,或以香末散行;唐以后则为持香炉绕行道场或街市。至明清时则指官吏上任或遇朔望时,入庙焚香叩拜的仪式。
引《喻世明言·卷一九·杨谦之客舫遇侠僧》:「本县虽与宣尉司表里,衙门常规,长官行香后,先去看望他,他才答礼,彼此酒礼往来。」
1.星命相术。 2.指星相家。 3.星象。
1.指星体的明﹑暗及位置等现象。古人据以占测人事的吉凶祸福。
1.指诗词中的意境。
1.佛教语。性指事物的本质,相指事物的表象。
1.古代描绘刑罚的图像。用以公诸民众,以示儆戒。
1.指行进的车子。
1.行粮。
1.即行乐图。 2.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。也称行城。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;西域也有在其他节日举行的。 3.塑像的一种方法。先塑成泥胎,再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,待漆干后,反复涂多次,最后把泥胎取空。这种方法塑像不但逼真,而且质地轻,故称"行像"。
1.相貌;形状。 2.端详;细看。
1.形迹和声音。
行香的意思解释、行香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