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iǎnɡ cáo  ]
  • ㄒ一ㄤˇ ㄘㄠˊ
  • QNTK IGMJ

饷漕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?漕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饟漕”。指运送官、军食用的粮食。 《新唐书·李泌传》:“贞元 元年,拜 陕虢 观察使。

泌 始凿山开车道至 三门,以便饟漕。”

饷漕(xiang cao)同音词

  • 1、蘘草[xiānɡ cǎo ]

    1.即蘘荷。参见"蘘荷"。 2.指稿秆之类。

  • 2、香槽[xiānɡ cáo ]

    1.酒槽的美称。

  • 3、香草[xiānɡ cǎo ]

    1.含有香味的草。 2.比喻忠贞之士。 3.比喻寄情深远的诗篇。

饷漕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谓清代漕运总督所属的绿营兵。担负漕粮的催督﹑保护等。
  • 2、1.存放漕米的仓库。
  • 3、1.指漕米仓库。
  • 4、1.管理漕运的官员。
  • 5、1.指漕粮运输一日的行程。参阅清顾炎武《日知录.漕程》。
  • 6、1.用于漕运的船只。
  • 7、1.象声词。形容水声。
  • 8、1.即漕路。
  • 9、1.供漕运用的大型船只。
  • 10、1.旧时在漕粮正税外,加收有关漕运的费用,称为"漕费"。
  • 11、1.管理漕务的官署。
  • 12、1.旧时的漕粮赋税。
  • 13、1.指漕试。 2.漕运贡米。
  • 14、1.漕运谷物。
  • 15、1.西域古国名。约在今苏联中亚撒马尔罕西北。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一作"劫布呾那",当为*kapūt?n(Gubdan)/Kebud对音。
  • 16、1.旧时于漕粮正税外向农民加收的折耗。有正耗﹑加耗﹑船耗等名目。
  • 17、1.以供漕运为主的河道。
  • 18、1.旧时收兑漕米的量器。一斛相当于五斗。
  • 19、1.指漕运总量。
  • 20、1.宋代漕试中的一种推荐形式。亦指漕试。
  • 21、1.见"漕赠"。
  • 22、1.漕试第一名。
  • 23、1.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。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,漕粮名存实亡。 2.指征收漕粮的官员。
  • 24、1.运输粮食的水路。

饷漕的相关查询

饷漕的意思解释、饷漕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