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ān zhì  ]
  • ㄅㄢ ㄓˋ
  • RRC BHH

扳陟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攀登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攀登。
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滍水》:“滍水 之北,有积石焉,世谓 女灵山 ……北面有如頽落,劣得通步,好事者时有扳陟耳。”

扳陟(ban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半纸[bàn zhǐ ]

    1.片纸。

  • 2、版职[bǎn zhí ]

    1.以白版形式授予的职务或封号。

  • 3、颁职[bān zhí ]

    1.分职,各授其职。

  • 4、颁秩[bān zhì ]

    1.谓赐授官位。

  • 5、扳指[bān zhǐ ]

    1.攀扯,诬指。

  • 6、瘢胝[bān zhī ]

    1.疤痕和趼子。

  • 7、瘢疻[bān zhǐ ]

    1.伤痕。

  • 8、班直[bān zhí ]

    1.宋代御前当值的禁卫军。分行门班﹑殿前左班﹑殿前右班﹑内殿直班﹑金枪班﹑银枪班﹑弓箭班等二十四班,总称诸班直。

  • 9、班指[bān zhǐ ]

    1.原是一种射箭用具,套在右手大指上,用以勾弦。后成为一种装饰品,多用玉或象牙制成。

  • 10、班制[bān zhì ]

    1.尊卑的秩序。 2.颁布制度。

扳陟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进用与贬黜。
  • 2、1.犹巡狩。天子外出巡视。 2.犹升遐。谓帝王之死。 3.皇帝被俘虏的委婉语。
  • 3、1.峻岭。
  • 4、1.《诗.魏风.陟岵》﹕"陟彼冈兮﹐瞻望兄兮。"后因以"陟冈"为怀念兄弟之典。
  • 5、1.《诗.魏风.陟岵》﹕"陟彼岵兮﹐瞻望父兮。"后因以"陟岵"为思念父亲之典。 2.借指父亲。 3.借指父亲谢世。
  • 6、1.谓峻拔清健。
  • 7、1.升降﹐上下。《诗.大雅.文王》﹕"文王陟降﹐在帝左右。"朱熹集传﹕"盖以文王之神在天﹐一升一降﹐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﹐是以子孙蒙其福泽﹐而君有天下也。"马瑞辰通释﹕"《集传》之说是也……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﹐皆曰陟降。《敬之》诗曰﹕'无曰高高在上﹐陟降厥土﹐日监在兹。'此言天之陟降也。《闵予小子》诗曰﹕'念兹皇祖﹐陟降庭止。'《访落》诗曰﹕'绍庭上下﹐陟降厥家。'此言祖宗之陟降也。天陟降﹐文王之神亦随天神为陟降。故曰'文王陟降﹐在帝左右'。"后因以为祖宗神灵暗中保佑之义。 2.犹往来。 3.谓中晷影
  • 8、1.高峻。
  • 9、1.犹登假。谓升天。
  • 10、1.一种蕨类植物。生池泽阴湿岩石上﹐一名石发。可入药﹐又可造纸。 2.指陟厘纸。
  • 11、1.即陟厘。
  • 12、1.获取。躐﹐通"擸"。
  • 13、1.谓进用贤能。语本《书.舜典》﹕"黜陟幽明。"
  • 14、1.谓天子升遐后﹐于祭天时配享。 2.泛指配享。
  • 15、1.《诗.魏风.陟岵》﹕"陟彼屺兮﹐瞻望母兮。"郑玄笺﹕"此又思母之戒﹐而登屺山而望也。"后因以"陟屺"为思念母亲之典。 2.借指母亲。
  • 16、1.提升和奖励。
  • 17、1.跋涉。
  • 18、1.登﹐升登。
  • 19、1.远行。
  • 20、1.攀登﹐升登。
  • 21、1.远行。
  • 22、厘纸1.纸名。用陟厘制成。即苔纸﹐也称侧理纸。
  • 23、罚臧否赏罚褒贬。
  • 24、岵瞻望陟:登、升;岵:有草木的山。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

扳陟的相关查询

扳陟的意思解释、扳陟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