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ì lí  ]
  • ㄓˋ ㄌ一ˊ
  • BHH DJFD

陟厘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一种蕨类植物。生池泽阴湿岩石上,一名石发。可入药,又可造纸。

⒉  指陟厘纸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一种蕨类植物。生池泽阴湿岩石上,一名石发。可入药,又可造纸。

南朝 梁 陆倕 《以诗代书别后寄赠》:“刘侯 有餘冷,宜饵陟釐方。”
唐 陆龟蒙 《苔赋》:“散巖竇者石髮,补空田者垣衣,在屋曰昔邪,在药曰陟釐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十·陟釐》﹝集解﹞引《别录》:“陟釐生 江 南池泽。”

⒉  指陟釐纸。参见“陟釐纸”。

宋 陆游 《杂题》诗之六:“安得陟釐三万箇,为君尽写暮年诗。”

陟厘(zhi li)同音词

  • 1、楖枥[zhì lì ]

    1.见"楖栗"。

  • 2、楖栗[zhì lì ]

    1.亦作"楖枥"。 2.木名。可为杖。后借为手杖﹑禅杖的代称。

  • 3、枝离[zhī lí ]

    1.支离,残缺。

  • 4、直理[zhí lǐ ]

    1.犹正道。

  • 5、直立[zhí lì ]

    1.立身正直。 2.挺直站立。

  • 6、直隶[zhí lì ]

    1.直接隶属。 2.旧省名。相当于今河北省。明成祖迁都,以南京为南直隶,北平为北直隶。清初以南直隶为江南省,北直隶为直隶省。公元1928年改为河北省。

  • 7、执礼[zhí lǐ ]

    ①执守礼制;掌赞礼之事:昔周公处谦卑士,执礼以治天下。 ②对人有礼节:他对长辈执礼甚恭。

  • 8、駤戾[zhì lì ]

    1.蛮横凶暴。

  • 9、枳篱[zhǐ lí ]

    1.枳木篱笆。

  • 10、轵里[zhǐ lǐ ]

    1.即轵深井里。 2.借指聂政。

陟厘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?福"。 2.幸福;福气。
  • 2、1.寡妇。厘,通"嫠"。
  • 3、1.亦作"?改"。 2.改革;改正。
  • 4、1.亦作"?革"。 2.改革。
  • 5、1.亦作"厘豪"。亦作"?毫"。 2.毫厘。形容极小。
  • 6、1.见"厘毫"。
  • 7、1.治理协和。
  • 8、1.谓整治邪恶。
  • 9、1.本谓尧女嫁舜事。《书.尧典》:"厘降二女于妫汭,嫔于虞。"孔传:"降,下嫔妇也,舜为匹夫,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。"段玉裁撰异:"厘,整治之意;降,下也,整治下二女于妫汭。"一说,厘谓治迹。见《汉书.外戚传上序》颜师古注。后多用以指王女下嫁。
  • 10、1.良犬名。
  • 11、旧时在内地交通要道对过往货物征收的税,清咸丰年间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筹措军费而设,民国二十年改定税制时撤消。也叫厘捐或厘金税。
  • 12、1.旧时管理征收厘金的机关。局下设卡,卡又有分卡﹑巡卡。
  • 13、1.整顿举用;整治兴办。
  • 14、1.即厘税。
  • 15、1.整顿剔除。
  • 16、1.旧时征收厘金的机构。一般于通商要道设置正卡,下设分卡﹑巡卡等。分卡下再设置查验分卡和收厘分卡。前者专司查验和缉私;后者专管征收。
  • 17、1.犹治理。
  • 18、1.公制长度单位,一厘米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。旧称公分。
  • 19、1.麦。厘,通"来"。
  • 20、1.区分并加以评定。
  • 21、1.形容有条理。
  • 22、1.谓就任治理。
  • 23、1.见"厘?"。
  • 24、1.旧指帝王祈福或祷雨的祭祀。《汉书.文帝纪》所谓"祠官祝厘"者即指此。宋以后多由道士行之。

陟厘的相关查询

陟厘的意思解释、陟厘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