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ǐnɡ yí  ]
  • ㄅ一ㄥˇ 一ˊ
  • TVD XOXA

秉彝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持执常道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持执常道。

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:“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。”
毛 传:“彝,常。”
朱熹 集传:“秉,执。”
《孟子·告子上》引作“秉夷”。 唐 独孤及 《故太保赠太师韩国苗公谥议》:“协恭秉彝,动罔违德。”
清 方苞 《为秦门高贞女纠举本引》:“天属之情,秉彝之性,惟遘閔凶、备危苦而后庶一见之。”
李大钊 《民彝与政治》:“吾民宜固其秉彝之心田,冒万难以排去其摧凌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人心所持守的常道。汉·郑玄·笺:「民所执持有常道,莫不好有美德之人。」也作「秉夷」。

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「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。」
《文选·颜延之·陶征士诔》:「人之秉彝,不隘不恭。」

秉彝(bing yi)同音词

  • 1、禀议[bǐnɡ yì ]

    1.亦作"禀议"。 2.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。

  • 2、兵役[bīnɡ yì ]

    ①指战争:兵役连年。 ②公民为国家履行军事义务。通常分为现役和预备役。

  • 3、兵埶[bīnɡ yì ]

    1.指用兵布阵。

  • 4、兵意[bīnɡ yì ]

    1.用兵的奥义。

  • 5、秉夷[bǐnɡ yí ]

    1.见"秉彝"。

  • 6、秉意[bǐnɡ yì ]

    1.执意﹐坚持自己的意向。 2.引申为不屈从﹐陵驾。

  • 7、冰夷[bīnɡ yí ]

    1.即冯夷。传说中的河神。

  • 8、冰蚁[bīnɡ yǐ ]

    1.酒面上清澈的浮沫。借指美酒。

  • 9、并翼[bìnɡ yì ]

    1.比翼。

  • 10、病已[bìnɡ yǐ ]

    1.病愈。

秉彝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夷场。指租界。
  • 2、1.常典。 2.指旧典。
  • 3、1.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﹑尊﹑罍等礼器。
  • 4、1.常法,定法。
  • 5、1.一定的标准。
  • 6、1.常轨。
  • 7、1.泛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礼器。
  • 8、1.永久的教化,经常的教化。
  • 9、1.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酒器。
  • 10、1.永恒不变之龟鉴。
  • 11、1.旧典;常典。
  • 12、1.彝器中的酒浆。
  • 13、1.指宗庙祭享常用的乐章。
  • 14、中国彝族地区所用的历法。有两种:(1)农历。是从汉族地区吸收来的。(2)十月历。阳历的一种。由彝族人民独立创建。1年为10个月,每月36天,另有5天作为过年日,全年共365天。每3年置一闰日,加在过年日中,闰年为366天。以十二生肖纪年、纪日,每月恰好三个生肖周,对应整齐,方便记忆。岁首在立春前后。
  • 15、1.标准量器。
  • 16、1.常理;常道。 2.指伦常。 3.谓成为表率﹑成为典范。 4.指铨选官吏。
  • 17、1.常命。指祖宗遗训。
  • 18、四川彝族的传统节日。节期因地而异,一般在彝历十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,为期三天。节日早晨,青年人鸣枪、放炮;妇女唱吉祥歌,舂糌粑,做苦荞馍。早餐后,杀猪宰羊,做b03bb03b肉等食物,“迎接”祖先回家过节。饭后,走亲访友,相互拜年,并开展歌舞、转磨秋(压板)、蹲斗(斗鸡)等活动。
  • 19、1.常品。指百官。
  • 20、1.古代宗庙常用的青铜祭器的总称。如钟﹑鼎﹑尊﹑罍﹑俎﹑豆之属。
  • 21、1.常规;定式。
  • 22、1.常法。
  • 23、1.夷险。平易的顺境和险恶的逆境。
  • 24、1.常法。 2.指御史中丞。

秉彝的相关查询

秉彝的意思解释、秉彝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