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í ɡé  ]
  • 一ˊ ㄍㄜˊ
  • XOXA STK

彝格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一定的标准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一定的标准。

《宋史·选举志四》:“崇寧 元年,詔吏部讲求 元丰 本制,酌以时宜,删成彝格,使才能、阀閲两当其实。”

彝格(yi ge)同音词

  • 1、逸歌[yì ɡē ]

    1.声情激越的诗歌。

  • 2、逸格[yì ɡé ]

    1.超逸的格调。

  • 3、劓割[yì ɡē ]

    1.残害。

  • 4、一割[yì ɡē ]

    1.本指切割一次,后即用为行使一次或负责一次之词。语本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"昔魏绛列国大夫,尚能和辑诸戎,况臣奉大汉之威,而无鉛刀一割之用乎?"

  • 5、一个[yí ɡè ]

    1.表数量。单个。用于人和各种事物。 2.整个。 3.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,表示程度。 4.跟名词﹑动词结合,用在谓语动词前,表示快速或突然。

  • 6、议革[yì ɡé ]

    1.谋议革除﹑裁撤。

  • 7、衣格[yī ɡé ]

    1.见"衣裳格子"。

  • 8、翼鬲[yì ɡé ]

    1.同"翼翮"。

  • 9、意格[yì ɡé ]

    1.指诗文的意境与格调。

  • 10、夷歌[yí ɡē ]

    1.夷人的歌曲。亦泛指外族的歌曲。

彝格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阻碍,障碍。
  • 2、1.方言。这班,这批。
  • 3、1.降临保佑。《书·召诰》:"今相有殷,天迪格保,面稽天若,今时既坠厥命。"孔传:"言天道所以至于保安汤者,亦如禹。"孔颖达疏:"格,至也。"一说,犹嘉保。周秉钧易解:"格保,嘉保也。于省吾曰:'格假古通,《中庸》释文:假,嘉也。'言观商代,天用嘉保之,勉力考求天意,今时已经失掉天命。"
  • 4、1.象声词。
  • 5、1.笔架。 2.谓搁笔,停止写作。
  • 6、1.犹特别。
  • 7、1.方言。即袼褙,用碎布﹑旧布裱成的厚片,多用以制布鞋鞋底。
  • 8、1.标准。
  • 9、1.法规敕令。
  • 10、1.犹摒除。
  • 11、1.方言。秫秸梃子,去掉穗的高粱梃子。
  • 12、1.谓捕获。
  • 13、1.箭靶中心。
  • 14、同‘咯噔’(gēdēng)。
  • 15、1.杀敌。
  • 16、①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:~高稚。 ②〈书〉指人的风格或品格。
  • 17、紧张激烈地搏斗。
  • 18、1.品格气度。 2.规格形制。
  • 19、1.牛肉的婉称。
  • 20、1.成法,法度。
  • 21、1.规范,榜样。 2.格调风范。
  • 22、1.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赋。
  • 23、象声词。①形容笑声;他~地笑了起来。 ②形容咬牙声:牙齿咬得~响。 ③形容机关枪的射击声。 ④形容某些鸟的叫声。‖也作咯咯。
  • 24、1.格调轨范。

彝格的相关查询

彝格的意思解释、彝格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