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ruǎn yǔ  ]
  • ㄖㄨㄢˇ ㄩˇ
  • LQW YGK

软语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体贴温柔委婉的话。

温情软语。

gentle and nice words;

⒉  音调柔和的语言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柔和而委婉的话语。

南朝 梁 王僧孺 《礼佛唱导发愿文》:“折伏摄受之仁,遇缘而咸拯。苦言软语之德,有感而斯唱。”
宋 史达祖 《双双燕》词:“还相雕梁藻井,又软语商量不定。”
丁玲 《水》:“月亮照在树梢上,照在草地上,还照在那在太阳底下会放映点绿油油的光辉的一片无涯的稻田,那些肥满的,在微风里噫噫的软语着的爱人的稻田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温婉轻柔的话。

唐·杜甫〈赠蜀僧闾邱师兄〉诗:「夜阑接软语,落月如金盆。」

软语(ruan yu)同音词

  • 1、阮瑀[ruǎn yǔ ]

    1.三国魏陈留人﹐字元瑜。少受学于蔡邕。为建安七子之一。后事曹操﹐为司空军谋祭酒﹐管记室﹐军国书檄﹐多出瑀之手。见《三国志.魏书.王粲传》。后世诗文中常用以泛指执掌文书﹑擅长书檄的文章作手。

  • 2、软舁[ruǎn yú ]

    1.软座便轿。

  • 3、软舆[ruǎn yú ]

    1.亦作"软轝"。 2.即轿子。

  • 4、软玉[ruǎn yù ]

    一种名贵的玉石。因硬度略小于硬玉而得名。摩斯硬度5~6,韧性强,质地细腻,色泽纯朴晶莹。产于变质岩中。主要有白玉、青玉、碧玉和墨玉等。中国是世界著名的软玉产地,且对其开发利用早,故国外也常称之为“中国玉”。用于雕刻装饰品和工艺品。

  • 5、软轝[ruǎn yù ]

    1.见"软舆"。

软语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言谈议论。
  • 2、1.指口头或书面语言所包含的意义。
  • 3、1.说话的口音。 2.读书或说话的声音。
  • 4、1.笑语。 2.鸣叫。 3.句句。
  • 5、1.指太平天国后期特爵诸王嗣君以外各子所出的文告。
  • 6、1.语词的声音和意义的起源。
  • 7、1. 常言道。如:语云:仁者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动吾幼以及人之幼”。——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。
  • 8、1.语言学上指比语族小的语言系属。详"语系"。
  • 9、1.语言的情致。
  • 10、1.语言按语音﹑词汇和语法特征﹑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种类。
  • 11、1.即助词。语言中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虚词。
  • 12、1.语音转变。
  • 13、1.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系小比语支大的语言系属。如印欧语系可以分成印度﹑伊朗﹑斯拉夫﹑日耳曼﹑罗马等语族。
  • 14、1.语病。
  • 15、1.话别。
  • 16、1.谈论冰。寓见识为时地所限意。语本《庄子.秋水》﹕"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﹐拘于虚也﹔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﹐笃于时也。"
  • 17、1.话柄﹐谈笑资料。
  • 18、1.措辞的失当。
  • 19、1.谓谈说平常的事物。
  • 20、1.预言。
  • 21、①语言中的词、词组等成分。 ②文言虚字:字之为语词者,则无义可言。
  • 22、1.诉讼之辞。 2.文言虚字。
  • 23、1.交谈之间。 2.说话的层次。
  • 24、1.即语法。 2.典故之一类。指诗文中引用的有出典的语词。相对于"事典"而言。参见"事典"。

软语的相关查询

软语的意思解释、软语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