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ǘ shǐ  ]
  • ㄌㄩˊ ㄕˇ
  • UKKD KRI

闾史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代闾巷的小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闾巷的小吏。

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夫告宰名,宰辩告诸男名,书曰‘某年、某月、某日某生’而藏之。宰告閭史,閭史书为二,其一藏诸閭府,其一献诸州史。”
孔颖达 疏:“閭之属吏则有閭史也。”
《朱子语类》卷八三:“古人生子,则閭史书之。”

闾史(lv shi)同音词

  • 1、緑施[lǜ shī ]

    1.笋名。见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酒食》。

  • 2、緑石[lǜ shí ]

    1.石贵的砚石,所制砚称"緑石砚"。绿石产于归州(在今湖北),一说产于洮河。

  • 3、律师[lǜ shī ]

    受当事人委托或由法院指定,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或处理其他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。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,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。律师执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,以法律为准绳,接受国家、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。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。

  • 4、律诗[lǜ shī ]

    诗体名。近体诗的一种。源于南北朝,成熟于唐代初期。八句,四韵或五韵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。双句押韵,首句可押可不押,通常押平声。五言、七言两体较常见,简称五律、七律。偶有六言体,简称六律。每首十句以上的,称为排律。

  • 5、虑始[lǜ shǐ ]

    1.谋划事情的开始。 2.指忧虑于事情的开端。

  • 6、率时[lǜ shí ]

    1.犹率此,率领这些。 2.为时人的表率。

  • 7、率实[lǜ shí ]

    1.坦率真实。

  • 8、率示[lǜ shì ]

    1.示范,作为榜样。

  • 9、率事[lǜ shì ]

    1.行事。

  • 10、旅师[lǚ shī ]

    1.官名。掌征集﹑颁发谷类作物。

闾史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因修史而周纳成的狱案。《痛史》有《庄氏史案》。 2.历史定论。
  • 2、1.汉代大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和班固的并称。
  • 3、1.历史记载的代称。指史册。 2.指修史之笔。 3.指执史笔之人,史官。 4.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。
  • 4、1.史书。
  • 5、也称“乙部”。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。四部的第二部。收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分为正史、古史、杂史、霸史、起居注、旧事、职官、仪注、刑法、杂传、地理、谱系、簿录十三类。《四库全书》分为正史、编年、纪事本末、别史、杂史、诏令奏议、传记、史钞、载记、时令、地理、职官、政书、目录、史评十五类。
  • 6、1.修史的才能。
  • 7、1.谓史事的裁断能力。
  • 8、也作“史策”。有关历史的记录:名垂史册|载入史册。
  • 9、1.史册,史书。
  • 10、1. 摘录史书编成的书。
  • 11、1.摘抄一史或合抄众史的书籍。《宋史.艺文志》始有"史钞"一门。有专抄一史者,如《汉书钞》﹑《晋书钞》之类;有合抄众史者,如《正史削繁》﹑《新旧唐书合钞》之类。此类史书,博取约存,对读者有一定的方便。
  • 12、1.史官。
  • 13、1.即皇史宬。古代的档案馆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。
  • 14、1.《孟子.离娄下》:"晋之《乘》,楚之《梼杌》,鲁之《春秋》,一也。"《乘》﹑《梼杌》﹑《春秋》本为三国之史籍名,后因泛称史书为"史乘"。
  • 15、1.史册;历史。
  • 16、1.即老子。老子姓李名耳,字聃,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,故称。
  • 17、1.指史家守正不阿的品德。
  • 18、1.见"史牒"。
  • 19、1.亦作"史谍"。 2.犹史册。
  • 20、1.修史的法则。
  • 21、稿1.未经最终定稿的历史著作。如《清史稿》。
  • 22、1.即史馆。
  • 23、1.修史的功业。
  • 24、1.即史馆。

闾史的相关查询

闾史的意思解释、闾史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