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ǚ shī  ]
  • ㄌㄩˇ ㄕ
  • YTE JGM

旅师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官名。掌征集、颁发谷类作物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官名。掌征集、颁发谷类作物。

《周礼·地官·旅师》:“旅师掌聚野之耡粟、屋粟、閒粟而用之。以质剂致民平,颁其兴积,施其惠,散其利而均其政令。凡用粟:春颁而秋歛之。”
宋 陈亮 《四弊》:“《周官》以司稼出歛法,旅师颁兴积,廪人数邦用,合方通财利。”

旅师(lv shi)同音词

  • 1、緑施[lǜ shī ]

    1.笋名。见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酒食》。

  • 2、緑石[lǜ shí ]

    1.石贵的砚石,所制砚称"緑石砚"。绿石产于归州(在今湖北),一说产于洮河。

  • 3、律师[lǜ shī ]

    受当事人委托或由法院指定,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或处理其他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。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,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。律师执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,以法律为准绳,接受国家、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。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。

  • 4、律诗[lǜ shī ]

    诗体名。近体诗的一种。源于南北朝,成熟于唐代初期。八句,四韵或五韵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。双句押韵,首句可押可不押,通常押平声。五言、七言两体较常见,简称五律、七律。偶有六言体,简称六律。每首十句以上的,称为排律。

  • 5、虑始[lǜ shǐ ]

    1.谋划事情的开始。 2.指忧虑于事情的开端。

  • 6、率时[lǜ shí ]

    1.犹率此,率领这些。 2.为时人的表率。

  • 7、率实[lǜ shí ]

    1.坦率真实。

  • 8、率示[lǜ shì ]

    1.示范,作为榜样。

  • 9、率事[lǜ shì ]

    1.行事。

  • 10、旅食[lǚ shí ]

    寄食;旅居:旅食京师。

旅师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乐师与讽诵箴言之盲人。古代宫廷所设。 2.指厨师。
  • 2、1.厨子。 2.称老师的师父或父亲。 3.民间用以称道教正一派的道士。亦指男巫。
  • 3、1.尼姑。
  • 4、1.效法古代。
  • 5、1.对道行出众的僧人所加的称号。
  • 6、1.古代军队出兵时所行祭祀祈祷之礼。
  • 7、1.宗师﹑大匠,可以为人取法者。 2.效法。 3.指老师的教导。
  • 8、1. 指学校教育。
  • 9、1.师傅的徒弟中拜师时间在前的女徒弟。2.指父亲的女徒弟中或师傅的女儿中较自己年龄大的人。
  • 10、1.军队的禁令。
  • 11、1.犹师范。学习的榜样。
  • 12、1.汉张鲁的称号。
  • 13、1.楷模。
  • 14、1.清代书院学生,每三个月由官府出题考试一次,称期考,即官课;每月由院长出题考试一次,称月考,即师课。
  • 15、1.春秋晋国乐师。善于辨音。《孟子.离娄上》:"师旷之聪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"参阅《左传》﹑《国语》﹑《逸周书》﹑《庄子》﹑《吕氏春秋》等书。后以为听觉超凡,善辨音律的偶像人物。
  • 16、1.娶妻吃荤的和尚。
  • 17、1.巫婆。
  • 18、1.军吏。
  • 19、1.军令。
  • 20、1.师﹑旅为古代军队编制。《诗.小雅.黍苗》:"我徒我御,我师我旅。"郑玄笺:"五百人为旅,五旅为师。"后因用以指军队。 2.指战事。 3.指众属吏。
  • 21、1.《易.师》:"象曰:师出以律,失律,凶也。"后以指军队的纪律。
  • 22、1.称同从一个师傅学习而拜师的时间在后的女子。2.称师傅的女儿或父亲的女弟子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。
  • 23、1.老师的门下。 2.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。为仙人啸父之弟子,能使火。
  • 24、1.取法;师法。

旅师的相关查询

旅师的意思解释、旅师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