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ù wǔ  ]
  • ㄅㄨˋ ㄨˇ
  • TIS WGG

簿伍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仪仗侍从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仪仗侍从。

《北史·李元护传》:“吾尝以方伯簿伍至 青州,士女属目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仪仗侍从。

《北史·卷四五·李元护传》:「吾尝以方伯簿伍至青州,士女属目。」

簿伍(bu wu)同音词

  • 1、不诬[bù wū ]

    1.不妄;不假。

  • 2、不无[bù wú ]

    1.犹言有些。

  • 3、不武[bù wǔ ]

    1.不算勇武。 2.用作谦词﹐言无将帅之才。 3.不逞勇武。

  • 4、不物[bú wù ]

    1.违禁的事物。《周礼.地官.司稽》:"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﹐与其不物者而搏之。"贾公彦疏:"案《大司徒》﹐民当同衣服﹐今有人衣服不与众同;又视占亦不与众人同;及所操物不如品式﹐此皆违禁之物﹐故搏之也。"后用以谓不如常法﹐不合法度。 2.谓不分物我。

  • 5、不悟[bú wù ]

    1.没有觉察。 2.不了解;不理会。 3.不觉悟。

  • 6、不寤[bú wù ]

    1.不醒悟。寤,通"悟"。 2.不醒。

  • 7、部伍[bù wǔ ]

    1.军队的编制单位;部曲行伍。 2.泛指军队。 3.伍长,军队的基层长官。

  • 8、部务[bù wù ]

    1.指政府部门的公务。

  • 9、布伍[bù wǔ ]

    1.部署军队。

  • 10、布武[bù wǔ ]

    1.足迹分散不重叠。谓疾走。 2.泛指行进,行走。

簿伍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见"伍伯"。
  • 2、1.伍长。
  • 3、1.伍长。
  • 4、1.错杂。
  • 5、1.古代军制以五人为伍,户籍以五家为伍,每伍有一人为长,称为"伍长"。参见《周礼.夏官.序官》﹑《管子.立政》。
  • 6、1.见"伍胥潮"。
  • 7、1.指同乘共伍的士卒。乘,战车。
  • 8、1.方言。等等;之类;什么的。
  • 9、1.古代军中各伍互保的符信。 2.泛指军队中的簿册。 3.指军队。
  • 10、1.谓编民为伍,相为侯望。
  • 11、1.平民的户籍。 2.指军籍。
  • 12、1.伍长。
  • 13、1.列队。
  • 14、1.方言。犹言窝囊。
  • 15、1.谓蒙混;敷衍。
  • 16、1.古代军队或户籍编在同伍的人。
  • 17、1.古代军队以五人为伍,二伍为什。后用以指部队。
  • 18、1.指伍子胥。
  • 19、1.传说中的古代方术士。 2.指伍子胥。
  • 20、1.方言。谓动作缓慢迟钝。
  • 21、1.指乡武装丁壮。
  • 22、廷芳外交官。广东新会人。留学英国。曾任驻美国、秘鲁公使和修订法律大臣。辛亥革命时,被推为革命军代表参加南北议和。民国成立后,历任司法总长、外交总长、代国务总理。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,任外交部长。1922年任广东省省长,不久病逝。
  • 23、胥潮1.语出《吴越春秋.夫差内传》:"吴王乃取子胥(伍子胥)尸,盛以鸱夷之器,投之于江中……子胥因随流扬波,依潮来往,荡激崩岸。"后因以"伍胥潮"谓怒潮。
  • 24、胥涛1.即伍胥潮。

簿伍的相关查询

簿伍的意思解释、簿伍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