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ù wǔ  ]
  • ㄅㄨˋ ㄨˇ
  • UKB WGG

部伍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军队的编制单位;部曲行伍。

⒉  泛指军队。

⒊  伍长,军队的基层长官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军队的编制单位;部曲行伍。

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及出击 胡,而 广 行无部伍行陈,就善水草屯,舍止,人人自便。”
司马贞 索隐:“《百官志》云‘将军领军皆有部曲。大将军营五部,部校尉一人,部下有曲,曲有军候一人’也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后晋齐王开运元年》:“於是诸军恟惧,无復部伍,委弃器甲,所过焚掠,比至 相州,不復能整。”
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权智》:“瑋 侦虏兵去已远,乃驱所掠牛羊輜重,缓驱而还,颇失部伍。”

⒉  泛指军队。

《南史·张敬儿传》:“部伍泊 沔口,敬儿 乘舴艋过 江,诣 晋熙王 燮。”
明 罗贯中 《风云会》第二折:“诸将宜各严束部伍听命。”
清 徐昂发 《观打鱼戏为鸬鹚歌》:“潮波吞天一叶舞,野人指撝若部伍。”

⒊  伍长,军队的基层长官。

五代 马缟 《中华古今注·部伍兵阵》:“部伍者,一伍之伯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军队编制的单位。

《史记·卷一〇九·李将军传》:「及出击胡,而广行无部伍行陈。」
唐·杜甫〈后出塞〉诗五首之二:「平沙列万幕,部伍各见招。」

部伍(bu wu)同音词

  • 1、不诬[bù wū ]

    1.不妄;不假。

  • 2、不无[bù wú ]

    1.犹言有些。

  • 3、不武[bù wǔ ]

    1.不算勇武。 2.用作谦词﹐言无将帅之才。 3.不逞勇武。

  • 4、不物[bú wù ]

    1.违禁的事物。《周礼.地官.司稽》:"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﹐与其不物者而搏之。"贾公彦疏:"案《大司徒》﹐民当同衣服﹐今有人衣服不与众同;又视占亦不与众人同;及所操物不如品式﹐此皆违禁之物﹐故搏之也。"后用以谓不如常法﹐不合法度。 2.谓不分物我。

  • 5、不悟[bú wù ]

    1.没有觉察。 2.不了解;不理会。 3.不觉悟。

  • 6、不寤[bú wù ]

    1.不醒悟。寤,通"悟"。 2.不醒。

  • 7、部务[bù wù ]

    1.指政府部门的公务。

  • 8、布伍[bù wǔ ]

    1.部署军队。

  • 9、布武[bù wǔ ]

    1.足迹分散不重叠。谓疾走。 2.泛指行进,行走。

  • 10、蔀屋[bù wū ]

    1.草席盖顶之屋。泛指贫家幽暗简陋之屋。

部伍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见"伍伯"。
  • 2、1.伍长。
  • 3、1.伍长。
  • 4、1.错杂。
  • 5、1.古代军制以五人为伍,户籍以五家为伍,每伍有一人为长,称为"伍长"。参见《周礼.夏官.序官》﹑《管子.立政》。
  • 6、1.见"伍胥潮"。
  • 7、1.指同乘共伍的士卒。乘,战车。
  • 8、1.方言。等等;之类;什么的。
  • 9、1.古代军中各伍互保的符信。 2.泛指军队中的簿册。 3.指军队。
  • 10、1.谓编民为伍,相为侯望。
  • 11、1.平民的户籍。 2.指军籍。
  • 12、1.伍长。
  • 13、1.列队。
  • 14、1.方言。犹言窝囊。
  • 15、1.谓蒙混;敷衍。
  • 16、1.古代军队或户籍编在同伍的人。
  • 17、1.古代军队以五人为伍,二伍为什。后用以指部队。
  • 18、1.指伍子胥。
  • 19、1.传说中的古代方术士。 2.指伍子胥。
  • 20、1.方言。谓动作缓慢迟钝。
  • 21、1.指乡武装丁壮。
  • 22、廷芳外交官。广东新会人。留学英国。曾任驻美国、秘鲁公使和修订法律大臣。辛亥革命时,被推为革命军代表参加南北议和。民国成立后,历任司法总长、外交总长、代国务总理。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,任外交部长。1922年任广东省省长,不久病逝。
  • 23、胥潮1.语出《吴越春秋.夫差内传》:"吴王乃取子胥(伍子胥)尸,盛以鸱夷之器,投之于江中……子胥因随流扬波,依潮来往,荡激崩岸。"后因以"伍胥潮"谓怒潮。
  • 24、胥涛1.即伍胥潮。

部伍的相关查询

部伍的意思解释、部伍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