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ú wù  ]
  • ㄅㄨˋ ㄨˋ
  • I NGKG

不悟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没有觉察。不了解;不理会。不觉悟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没有觉察。

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张仪 曰:‘嗟乎,此在吾术中而不悟,吾不及 苏君 明矣!’”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:“晋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,必有传后意,诸名臣亦多献直言。”

⒉  不了解;不理会。

《南史·江淹传》:“不悟明公见眷之重。”
《隋书·史祥传》:“本即述职南蕃,宣条下国,不悟皇鉴曲发,备位少阳。”

⒊  不觉悟。

清 严有禧 《漱华随笔·封继妻》:“而 夏 不悟,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,作《渔家傲》一闋。”
鲁迅 《书信集·致郑振铎》:“清 时,许多 中国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为奴,一叹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不明晓、不觉醒。

《文选·木华·海赋》:「徒识观怪之多骇,乃不悟所历之近远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六回》:「非汝言,吾实不悟。」

⒉  不料、意想不到。

《晋书·卷五二·华谭传》:「谭素以才学为东土所推,同郡刘颂时为廷尉,见之叹息曰:『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!』」
《文选·庾亮·让中书令表》:「不悟徼时之福,遭遇嘉运。」

不悟(bu wu)同音词

  • 1、不诬[bù wū ]

    1.不妄;不假。

  • 2、不无[bù wú ]

    1.犹言有些。

  • 3、不武[bù wǔ ]

    1.不算勇武。 2.用作谦词﹐言无将帅之才。 3.不逞勇武。

  • 4、不物[bú wù ]

    1.违禁的事物。《周礼.地官.司稽》:"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﹐与其不物者而搏之。"贾公彦疏:"案《大司徒》﹐民当同衣服﹐今有人衣服不与众同;又视占亦不与众人同;及所操物不如品式﹐此皆违禁之物﹐故搏之也。"后用以谓不如常法﹐不合法度。 2.谓不分物我。

  • 5、不寤[bú wù ]

    1.不醒悟。寤,通"悟"。 2.不醒。

  • 6、部伍[bù wǔ ]

    1.军队的编制单位;部曲行伍。 2.泛指军队。 3.伍长,军队的基层长官。

  • 7、部务[bù wù ]

    1.指政府部门的公务。

  • 8、布伍[bù wǔ ]

    1.部署军队。

  • 9、布武[bù wǔ ]

    1.足迹分散不重叠。谓疾走。 2.泛指行进,行走。

  • 10、蔀屋[bù wū ]

    1.草席盖顶之屋。泛指贫家幽暗简陋之屋。

不悟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参悟禅理。
  • 2、1.亦作"悟澈"。 2.佛教谓破迷妄﹑开真智。亦指觉悟得透彻﹑彻底。
  • 3、1.见"悟彻"。
  • 4、1.领悟佛理。 2.引申为出家为僧。
  • 5、1.聚会。悟,通"晤"。
  • 6、1.犹启发。
  • 7、1.了悟佛理。
  • 8、1.悔悟。
  • 9、1. 理解。
  • 10、1.聪明。
  • 11、1.佛教语。了悟寂灭。谓超脱一切境界,入于不生不灭之门。
  • 12、1.悟性敏捷。
  • 13、1.指对佛理的领悟。 2.领会,懂得。
  • 14、1.谓了悟或忘我的境界。
  • 15、1.觉悟。 2.睡醒。
  • 16、1.佛教语。谓了然于一切事物由各种条件和合而生,虚幻不实,变灭不常。
  • 17、1.领会道理。 2.参悟佛理。
  • 18、1.佛教语。觉悟的门径。与侧重实践的"行门"相对。 2.指悟入之门。
  • 19、1.思维敏捷。
  • 20、1.佛教语。了悟真言。
  • 21、1.佛教语。谓觉知并证入实相之理。语本《法华经.方便品》:"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,出现于世;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,出现于世。" 2.泛指领会。
  • 22、1.指意气相投的人。
  • 23、1.了悟物理。
  • 24、1.犹悟性。

不悟的相关查询

不悟的意思解释、不悟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