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古字、篆、隶三种字体。
⒉ 知制诰的别称。
⒊ 指“莫须有”三字。
引《北史·刘芳传》:“昔 汉 世造三字石经於太学,学者文字不正,多往质焉。”
引宋 陈师道 《何郎中出示黄公草书》诗:“一官早要称三字,二鬢何须着两毛。”宋 洪迈 《容斋四笔·官称别名》:“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……‘知制誥’为‘三字’。”
⒊ 指“莫须有”三字。参见“三字狱”。
引清 赵翼 《岳祠铜爵》诗:“狱冤虽已昭三字,家祭终非告两 河。”
1.称王的三个条件。指地广﹑民富﹑德博。 2.谓三级。
1.指自留地﹑自由市场﹑自负盈亏。参见"三自一包"。 2.指解放后我国基督教广大爱国教徒开展的"自治﹑自养﹑自传"运动。1954年正式成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。
1.古代仪仗队里的执伞者。 2.即伞。
1.撒种。 2.太平天国军队称枪弹为"散子"。
1.一种用糯粉和面扭成环的油炸面食品。现在的馓子,用面粉制成,细如面条,呈环形栅状。
三字的意思解释、三字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