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仪仗队里的执伞者。即伞。
⒈ 古代仪仗队里的执伞者。
引《金史·百官志二》:“护衞三十人,奉引八十人,伞子四人,执旗二人。”
⒉ 即伞。
引鲁迅 《故事新编·起死》:“我的衣服呢?我的包裹和伞子呢?”
1.称王的三个条件。指地广﹑民富﹑德博。 2.谓三级。
1.指古字﹑篆﹑隶三种字体。 2.知制诰的别称。 3.指"莫须有"三字。
1.指自留地﹑自由市场﹑自负盈亏。参见"三自一包"。 2.指解放后我国基督教广大爱国教徒开展的"自治﹑自养﹑自传"运动。1954年正式成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。
1.撒种。 2.太平天国军队称枪弹为"散子"。
1.一种用糯粉和面扭成环的油炸面食品。现在的馓子,用面粉制成,细如面条,呈环形栅状。
伞子的意思解释、伞子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