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一种油炸的面食,细条相连并扭成花样。
英oil fried wheaten food;
⒈ 一种用糯粉和面扭成环的油炸面食品。现在的馓子,用面粉制成,细如面条,呈环形栅状。
引宋 庄季裕 《鸡肋编》卷上:“食物中有‘饊子’,又名‘环饼’,或曰即古之‘寒具’也。”元 无名氏 《盆儿鬼》第三折:“俺大年日将你帖起,供养了饊子茶食。”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穀四·寒具》:“寒具,即今饊子也,以糯粉和麵,入少盐,牵索纽捻成环釧之形,油煎食之。”
⒈ 一种北方点心。用面粉做成一束细丝之后,加以油炸即成。
1.称王的三个条件。指地广﹑民富﹑德博。 2.谓三级。
1.指古字﹑篆﹑隶三种字体。 2.知制诰的别称。 3.指"莫须有"三字。
1.指自留地﹑自由市场﹑自负盈亏。参见"三自一包"。 2.指解放后我国基督教广大爱国教徒开展的"自治﹑自养﹑自传"运动。1954年正式成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。
1.古代仪仗队里的执伞者。 2.即伞。
1.撒种。 2.太平天国军队称枪弹为"散子"。
馓子的意思解释、馓子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