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qǐ diàn  ]
  • ㄑ一ˇ ㄉ一ㄢˋ
  • YNK USGD

启奠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皇帝之灵柩启迁前所行的奠礼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皇帝之灵柩启迁前所行的奠礼。

《清史稿·礼志十一》:“殷奠,列饌筵二十一,酒尊十一,羊九,楮币九万。读文。帝诣几筵哭,内外传哭,奠酒,率众三拜,举哀,焚燎。设启奠如殷奠仪。届日奉梓宫登大昇轝。”

启奠(qi d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颀典[qí diǎn ]

    1.坚韧貌。

  • 2、七典[qī diǎn ]

    1.七部儒家经典。汉代提倡"孝治",宣扬宗法封建思想,贵族子弟先授《论语》﹑《孝径》,连同《诗》﹑《书》﹑《礼》﹑《易》﹑《春秋》五经,合称七经或七典。

  • 3、圻甸[qí diàn ]

    1.天子的领地。天子之地方千里,千里之内谓之"圻甸"。

  • 4、蕲簟[qí diàn ]

    1.用蕲竹编制的篾席。

  • 5、气垫[qì diàn ]

    可注入空气的橡皮垫子。放在长期卧床病人的受压部位,可减少局部压力,避免发生褥疮。气垫亦可作坐垫。

  • 6、起点[qí diǎn ]

    1.谓点兵出发。 2.开始。 3.开始的地方或时间。

  • 7、起电[qǐ diàn ]

    1. 利用感应起电使物体带电。

  • 8、起店[qǐ diàn ]

    1.开店。

启奠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犹安枕。
  • 2、1.古人相见﹐位卑者置放挚礼于地﹐称"奠挚"。
  • 3、1.置食物以祭。
  • 4、1.奠酒。
  • 5、1.安定。
  • 6、1.古代饮酒的一种礼节。主人敬酒﹐宾客置之而不举﹐称"奠酬"。
  • 7、1.谓将祭奠品放入墓穴中棺材之旁。
  • 8、1.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﹐历商至周﹐都作为传国重器﹐置于国都。后因以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"奠鼎"。
  • 9、使稳固;使安定:~基础。
  • 10、确定首都的地址:~北京。
  • 11、1.旧俗治丧﹐各家分摊送给丧家的奠礼﹐多为现钱。
  • 12、奠定建筑物的基础:~石ㄧ举行~典礼ㄧ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49年9月30日~的◇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~人。
  • 13、1.谓献上酒食等祭祀死者﹑鬼神。
  • 14、1.古代宫中蚕事毕﹐有向君主献茧之礼﹐称"奠茧"。
  • 15、祭祀时的一种仪式,把酒洒在地下。
  • 16、1.安居;定居。
  • 17、1.祭品。
  • 18、1.犹奠酒。
  • 19、1.犹奠仪。
  • 20、1.奠定;建立。
  • 21、1.指诸侯蕃国。亦指其所辖治的区域。
  • 22、1.定位。
  • 23、1.祭祀时诵读的哀悼文词。
  • 24、1.献祭品以祀死者。

启奠的相关查询

启奠的意思解释、启奠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