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qī diǎn  ]
  • ㄑ一 ㄉ一ㄢˇ
  • AG MAW

七典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七部儒家经典。汉代提倡“孝治”,宣扬宗法封建思想,贵族子弟先授《论语》、《孝径》,连同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五经,合称七经或七典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七部儒家经典。 汉 代提倡“孝治”,宣扬宗法封建思想,贵族子弟先授《论语》、《孝径》,连同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五经,合称七经或七典。参见“七经”。

清 黄生 《义府》卷下:“七典即七经,汉人以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与五经而七。”

七典(qi d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颀典[qí diǎn ]

    1.坚韧貌。

  • 2、圻甸[qí diàn ]

    1.天子的领地。天子之地方千里,千里之内谓之"圻甸"。

  • 3、启奠[qǐ diàn ]

    1.皇帝之灵柩启迁前所行的奠礼。

  • 4、蕲簟[qí diàn ]

    1.用蕲竹编制的篾席。

  • 5、气垫[qì diàn ]

    可注入空气的橡皮垫子。放在长期卧床病人的受压部位,可减少局部压力,避免发生褥疮。气垫亦可作坐垫。

  • 6、起点[qí diǎn ]

    1.谓点兵出发。 2.开始。 3.开始的地方或时间。

  • 7、起电[qǐ diàn ]

    1. 利用感应起电使物体带电。

  • 8、起店[qǐ diàn ]

    1.开店。

七典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主持审查。
  • 2、1.深奥的典籍。 2.指文义典雅深奥。
  • 3、1.掌管印玺。
  • 4、1.见"典坟"。
  • 5、1.主守边疆。
  • 6、1.典当变卖。
  • 7、1.谓主管一方政事。
  • 8、1.坚韧镇定。
  • 9、1.典当衣物的票据﹐即当票。
  • 10、1.当铺。
  • 11、1.旧时典押房屋﹑土地等财产所立的契约。
  • 12、1.典正周详。
  • 13、1.官名。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。南朝宋齐时朝廷常派以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﹐权力甚大。梁以后渐废。隋唐诸王府亦设典签﹐但仅掌文书。宋以后废除。
  • 14、1.典当东西换来的钱。
  • 15、1.典雅贴切。
  • 16、1.主持选用官吏。
  • 17、1.统率军队。
  • 18、1.典雅而多文采。
  • 19、1.谓文辞典雅富丽。 2.谓买妾并赡养其家。
  • 20、1.当铺商人。
  • 21、1.典雅平实。 2.典故﹐史实。
  • 22、1.指掌管宗庙神主之官。
  • 23、1.主管官吏。 2.官名。元始置﹐明清沿置﹐为知县下掌管缉捕﹑监狱的属官。如无县丞﹑主簿﹐则典史兼领其职。
  • 24、1.典范﹐法式。 2.典礼﹐仪式。

七典的相关查询

七典的意思解释、七典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