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iàn jū  ]
  • ㄉ一ㄢˋ ㄐㄨ
  • USGD ND

奠居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安居;定居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安居;定居。

宋 李纲 《靖康传信录》卷一:“於是 金 人始惧,游骑不敢旁出,而自京师城以南,民始获奠居矣。”
《明史·杨瑄传》:“修捍海塘,筑 海盐 堤岸二千三百丈,民得奠居。”
翦伯赞 《内蒙访古·游牧民族的摇篮》:“从这些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看来,奠居在 锦州 和 大同 一带的契丹人也是一个具有相当高度文化艺术的民族。”

奠居(dian ju)同音词

  • 1、殿举[diàn jǔ ]

    1.科举考试中﹐因文理纰缪或犯规﹑舞弊等﹐罚停考若干科﹐称"殿举"。

  • 2、滇剧[diān jù ]

    戏曲剧种。流行于云南汉族居住区。是兼唱丝弦腔、襄阳腔、胡琴腔以及杂调小曲的多声腔剧种。丝弦腔源于秦腔,襄阳腔源于汉剧,胡琴腔即二黄。三种声腔于清代中叶传入云南后,吸收当地民间曲调和语音,约于道光年间形成滇剧。剧目有《闯宫》、《牛皋指旨》、《借亲配》等。

  • 3、典据[diǎn jù ]

    1.掌管﹐占据。 2.典实和根据。

  • 4、电局[diàn jú ]

    1.旧称电报局。

  • 5、电举[diàn jǔ ]

    1.谓闪电。比喻闪动舒卷。 2.比喻速度之快。

  • 6、电炬[diàn jù ]

    1.电灯。

  • 7、点句[diǎn jù ]

    1.点断句读。

  • 8、佃具[diàn jù ]

    1.农具;耕具。

  • 9、甸聚[diàn jù ]

    1.距京城二百里至三百里内蓄聚之物。

奠居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平时,平常。
  • 2、1.遵常例,守常道。 2.平时;经常。
  • 3、1.笙。 2.居于巢穴。
  • 4、1.谓身居治国之位。
  • 5、1.指平日的仪容举止。 2.指日常生活。 3.安置;处置。
  • 6、1.匈奴对单于女儿的称谓。
  • 7、1.犹言处于病中。
  • 8、1.谓处置木材。
  • 9、1.家产。
  • 10、1.守持寡欲之德。
  • 11、1.担任官职。
  • 12、1.古代官员退朝居家时所戴的帽子。
  • 13、1.谓遵循先圣先贤之志。
  • 14、1.统治国家。 2.指所统治之国。 3.指定居之部族或国家。
  • 15、贿1.储积财物。
  • 16、1.谓积货售卖。
  • 17、〈书〉积累(财物);囤积:不善~ㄧ~致富。
  • 18、1.谓居于今世而求合于古代。指怀古。语本《礼记.儒行》:"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。"郑玄注:"稽,犹合也,古人与合则不合于今人也。"
  • 19、1.犹持身,处身。
  • 20、住在家里:~过日子。
  • 21、在双方中间(说合、调解):~调停。
  • 22、1.居丧。
  • 23、1.居家俭约。
  • 24、1.谓持身宽略。

奠居的相关查询

奠居的意思解释、奠居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