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iàn lì  ]
  • ㄉ一ㄢˋ ㄌ一ˋ
  • USGD UU

奠立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奠定;建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奠定;建立。

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三章第三节:“大石 西行时,西北各族进献马、驼、羊等大批牲畜,奠立了 辽朝 西迁和重建的基础。”
郭沫若 《中国史稿》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:“封建制度确实是奠立了,而受到保障的只是新的统治阶级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建立。

如:「经济、文化上的密切交流,奠立了两国深厚的友谊。」

奠立(dian li)同音词

  • 1、典礼[dián lǐ ]

    隆重的仪式:毕业典礼。

  • 2、典理[diǎn lǐ ]

    1.主持审理。

  • 3、典吏[diǎn lì ]

    1.主管的官吏。 2.吏员的通称。清代司﹑道﹑府﹑厅﹑州﹑县的吏员都叫典吏。见《清会典.吏部.文选清吏司一》"八曰吏"注。

  • 4、典丽[diǎn lì ]

    优雅美丽:文辞典丽。

  • 5、典例[diǎn lì ]

    1.可依为准则的成例。

  • 6、电离[diàn lí ]

    ①液体、气体的原子或分子受到粒子撞击、射线照射等作用而变成离子。 ②电解质在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。

  • 7、电力[diàn lì ]

    电所产生的作功能力,通常指做动力用的电。

  • 8、颠詈[diān lì ]

    1.狂骂。

  • 9、奠礼[diàn lǐ ]

    1.犹奠仪。

奠立词语接龙

  • 1、即“而立之年”,三十岁的代称:是时向立年,志意多所耻。
  • 2、1.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。 2.《论语.为政》:"子曰:'吾十有五而志于学﹐三十而立。'"后因谓成年之子为立子。
  • 3、(~儿)写下字据:借钱得立个字ㄧ空口无凭,~为据。
  • 4、①站得住脚,能住下去或生存下去:~未稳ㄧ~之地。 ②处于某种立场:~基层,面向群众。
  • 5、①在主管机关注册登记;备案:办厂须向主管机关~。 ②设立专案:~侦查。
  • 6、1.上朝时依品秩站立。
  • 7、1.立志报效。
  • 8、1.确立根基;建立根本。 2.传说古乐名。
  • 9、1. 当场逼迫人。如:强人立逼大汉拿出钱财。
  • 10、1.制订法律。
  • 11、便1.立刻;立时。
  • 12、航标的一种,外形像柱子或呈梯形,没有灯光设备。
  • 13、1.古代计时方法之一。在阳光下竖立木桩﹐观察它的影子以测定时间。参见"立表下漏"。 2.立木观测水位。 3.春秋末﹐齐国被晋燕侵伐﹐景公擢司马穰苴为将军﹐宠臣庄贾为监军。穰苴与贾约期会于军门。穰苴至﹐立表下漏而待。贾以骄慢误时﹐穰苴乃斩贾示众﹐三军惊惧振奋﹐遂却晋燕之师。见《史记.司马穰苴列传》。后因以"立表"为严明军纪之典。
  • 14、1.见"立部伎"。
  • 15、1.当风挺立的草。
  • 16、①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。 ②特指阶级立场:~坚定。
  • 17、1.指帝王在位。 2.指在朝为官。
  • 18、1.停车。 2.古代一种须站立乘行的车辆。
  • 19、1.定名称;建名号。
  • 20、1.站立成礼。 2.立刻完成。
  • 21、1.确立储君。
  • 22、交立春节气;春季开始:明天~ㄧ立了春,天气就要转暖了。
  • 23、1.犹立等。
  • 24、1.汉字楷书偏旁"刂"的称呼。

奠立的相关查询

奠立的意思解释、奠立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