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ùn xí  ]
  • ㄕㄨㄣˋ ㄒ一ˊ
  • KD NU

顺习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慎重和善貌。顺,通“慎”。

⒉  谓逐渐熟悉,逐渐习惯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慎重和善貌。顺,通“慎”。 《诗·周颂·执竞》“降福简简,威仪反反” 汉 郑玄 笺:“反反,顺习之貌。

武王 既定天下祭祖考之庙,奏乐而八音克谐,神与之福。”
马瑞辰 通释:“《宾之初筵》诗‘威仪反反’,《传》:‘反反,言重慎也。’此《传》训难,即重慎之义。 《正义》训为重难,是也……《释文》引《韩诗》作昄昄,云‘善貌’也。此《笺》云‘顺习之貌’,即《韩》所云‘善貌’也。”

⒉  谓逐渐熟悉,逐渐习惯。

《易·坤》“‘履霜,坚冰至。’盖言顺也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盖言顺者,言此‘履霜,坚冰至。’盖言顺习阴恶之道,积微而不已,乃致此弑害。”

顺习(shun xi)同音词

  • 1、瞚息[shùn xī ]

    1.犹瞬息。极言时间之短。

  • 2、瞤息[shùn xī ]

    1.瞬息。极言时间之短。

  • 3、瞬息[shùn xī ]

    息;呼吸。一眨眼一呼吸。形容极短的时间:瞬息万变。

  • 4、吮吸[shǔn xī ]

    1.用嘴吸。亦比喻榨取﹑伤害。

顺习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亲近。
  • 2、1.谓受某种习气所感染。 2.指坏习惯。
  • 3、1.熟悉。
  • 4、1.练习武事。
  • 5、1.谓练习举止,整饬仪表。
  • 6、1.熟练工整。
  • 7、①习惯,风尚:社会习尚。 ②崇习:竞相习尚|道家习尚玄虚,蔑弃礼教。
  • 8、1.谓逐渐形成而难以改变的认识。 2.熟知。
  • 9、1.熟悉法制的人。《管子.任法》:"故圣君置仪设法而固守之,然故谌杵习士﹑闻识博学之人,不可乱也。"尹知章注:"习士,谓习法之士。"一说,谓俗士。
  • 10、1.谓熟谙事理。
  • 11、1.犹熟悉,熟知。 2.犹惯常。言对某事物看熟听熟,不以为奇。
  • 12、1.谓熟习水性。
  • 13、1.学习诵读。
  • 14、习惯,风俗:乡间习俗|彼邦本倔强,习俗多骄矜。
  • 15、1.犹故态。
  • 16、1.犹旧套,老套。
  • 17、1.教学上供练习用的题目。
  • 18、1.研习玩索。 2.因习见而不加注意。
  • 19、1.常闻。
  • 20、1.练习武事;练习武艺。
  • 21、①形容微风吹拂:凉风习习。 ②形容鸟飞来飞去:林有鸟兮其羽习习。 ③拟声词:溪流潺潺雨习习。
  • 22、1.犹言亲近,熟悉。
  • 23、1.犹闲汉。
  • 24、1.行乡饮酒礼。

顺习的相关查询

顺习的意思解释、顺习的拼音怎么读?